[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矫直机的导入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11328.2 | 申请日: | 2009-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22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吕能龙;陈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02 | 分类号: | B21D3/02;B21D4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信专利商标事务所 31228 | 代理人: | 杨丹莉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矫直机 导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大孔径钢管精整矫直工序中的导入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无缝钢管是常见的冶金金属制品,在其生产过程中,需要先采用加热穿孔方式,将圆钢加工成为热轧管,随后再根据相关规格、技术要求,采用冷变形方式将热轧管加工成为符合要求的成品管。由于冷变形后,钢管金属结构发生变化,机械加工性能下降,一般均需采用热处理固熔方式来恢复金属的机械加工性能。经过热轧穿孔与热处理固熔的无缝钢管,因受热而产生弯曲,为保证无缝钢管的直线度符合要求,必须经过精整矫直工序。
目前,用于无缝钢管精整矫的矫直机是通过多次的弹、塑性弯曲变形对钢管进行矫直的。钢管矫直方式分为直线式与旋转式,因此按使用方式的不同,无缝钢管矫直机可分为直线式矫直机与旋转式矫直机两种,其中直线式矫直机根据矫直辊安装方式的不同分为立式矫直机与卧式矫直机两种,立式矫直机因受力均匀、耐冲击载荷、强度高、易于调整等优点,成为目前广泛采用的无缝钢管精整矫直设备。
220立式六辊矫直机是一种用于大孔径(直径>φ100mm)无缝钢管精整矫直加工的矫直机,其由矫直机构、传动机构、调整机构、床身机构、授料机构、出料机构、液压机构、气动机构、电气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待加工的弯曲的坯料管由矫直机构的矫直辊旋转带动,按水平方向向前前进的同时做旋转运动,依次通过由三个矫直辊组所组成的三个包容圆孔,通过三次弹性、塑性弯曲变形,被加工成为符合相关技术要求的成品管。授料机构由输送辊、弹性支座、料槽、气缸、电动机、传动装置等部件组成,用于输送待矫直加工的坯料管。授料机构的作业流程是:将弯曲的坯料管放置在授料机构的料槽内,通过电动机与传动装置带动料槽底辊道旋转,通过辊道与坯料管的摩擦力将弯曲待矫直的坯料管匀速水平输送到矫直机构的首个矫直辊组中,当弯曲的坯料管的前端进入首个矫直辊组时,该辊组中主动辊旋转,带动弯曲的坯料管按水平方向前进,同时由矫直辊组的角度配置带动坯料管做旋转运动,在坯料管通过首个矫直辊组进入中间矫直辊组时,其尾部已脱离了授料机构的末端输送辊,完全依靠矫直辊组的旋转运动而实现水平方向的前进和旋转运动。因此,授料机构是将弯曲的坯料管在水平方向输送进入矫直机构进行加工的唯一装置,其工作目的为:在克服因坯料管弯曲而带来的跳动、抖动影响下,将坯料管按照设定的进给量均匀的输送入矫直机构中矫直变形,工作期间既要保证水平前进运动,又不能妨碍坯料管的旋转运动。
然而,适用于上述矫直机的授料机构存在一定的缺陷,具体表现为:由于热轧坯料管长度较短,一般小于2M,而授料机构辊道间距较大,尤其是末端输送辊与首个矫直辊组之间距离大于1.8M,导致热轧坯料管尾部在脱离授料机构辊道的末端输送辊时,其首部刚刚到达矫直机构的首个矫直辊组中,从而造成“咬入”量不足,又因坯料管后侧无其他支承装置,坯料管往往因重力作用而脱离授料机构,坠落到机坑中,造成安全事故。此外缺乏支承装置的坯料管因弯曲而晃动,在输送过程中存在甩动现象,造成了安全隐患。若通过将矫直辊组与输送辊移位,减少间距来克服上述缺陷,满足短坯料管的生产要求,则改造工作量很大,耗工费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用于矫直机的导入辊装置,与原有的矫直机授料机构配合,用于大孔径无缝钢管精整矫直加工中的授料输送作业;它是现有立式矫直机授料装置的技术改进,通过在现有授料装置的末端输送辊和矫直机构的首个矫直辊之间设置一导入辊装置,依靠输送辊推动坯料管水平运动,将待加工的无缝钢管推送入立式矫直机构中进行加工,从而有效的解决长度小于2M的坯料管输送进入矫直辊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矫直机的导入辊装置,其特征在于,设于授料机构的机座上,位于授料机构末端输送辊与矫直机构首组矫直辊之间,包括:
一支承座,与所述授料机构的机座固定连接;
两个轴承座,设于所述支承座上;
一导辊,置于所述轴承座上。
优选地,所述轴承座底部与所述支承座连接,上部具有一通孔,通孔内设有一轴承。
优选地,所述导辊包括:
一辊体,芯部有台阶状通孔,前后两端面有台阶孔;
两个端盖,具有台阶状中孔,分别套于主轴上,与所述辊体前后两端面的台阶孔配合连接;
一主轴,贯穿所述辊体芯部的台阶状通孔和所述端盖的台阶状中孔,主轴的两端与设于轴承座通孔内的轴承配合连接;
至少一个轴承,设于所述辊体芯部的台阶状通孔内,套于所述主轴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13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