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辊薄带连铸布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11260.8 | 申请日: | 200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3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任三兵;樊俊飞;于艳;方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6 | 分类号: | B22D11/06;B22D11/103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114 | 代理人: | 竺明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辊薄带连铸布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辊薄带连铸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辊薄带连铸布流装置。
背景技术
双辊薄带连铸是以两个相反方向旋转的浇注辊为结晶器,将液态金属直接生产成厚度小于10mm薄带钢的生长工艺。与传统薄带生产工艺相比,该技术具有缩短工艺流程、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和改善带坯力学性能等优势,因此该技术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前途的近终形连铸技术之一。
薄带连铸过程是一个与传统连铸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铸轧过程。它的主要工艺是将钢液注入到中间包后,通过水口将钢液分配到布流器内,再由布流器注入到两个水冷结晶辊与侧封板围成的溶池内,钢液在两个结晶辊的表面逐渐凝固形成坯壳,在两个结晶辊连线附近完全凝固后,通过两个辊的反向转动发生轧制作用,形成具有一定厚度和宽度的致密金属带。
合理的布流系统对于双辊薄带连铸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布流系统直接影响到薄带产品的质量,据文献报道,溶池液面波动幅度超过±2mm时,带坯就会出现纵向裂纹;但溶池液面流体区域过于平静,又不利于溶池上部钢液的更新,容易造成液面结壳,因此如何保持二者之间的平衡是浇注出合格薄带的前提条件。
美国专利第6073680、5857514、6125917、6012508号等所公开的分配器如图2所示,它位于中间包的下方,形如小的中间包。由中间包流入的钢液通过另一端的一条窄缝流入到下方的布流器内,该布流器的端部均为直角形,且端部无布流孔。
这样的布流器形式有如下不足:
1.结构较多,增加了设备的额外运输环节;
2.中间过渡包的增加将会增加其安装难度,在起降时需要配备另外的机构;
3.由于钢液直接通过窄缝落入到下方的布流器中,过大的落差引起的布流器内部的波动也较大,没有平湍的作用。
日本专利JP1317658公布了一种布流器,其在布流器的底部平铺一块多孔耐火材料板,钢液通过中间包的水口流出后,首先到达多孔耐火材料板上,多孔材料板具有较好的平湍作用,而后钢液通过小孔流入布流器底部,通过小孔流出至钢液溶池中。
该专利的主要不足是:
1、尽管多孔耐火材料板具有很好的平湍作用,但是在大流量、高拉速的浇注条件下,布流器由于耐火材料板的通钢量有限,容易发生外溢;
2、多孔耐火材料板通过微孔来输送钢水,遇到钢液中的微小颗粒夹杂物,将形成堵塞,逐渐影响钢液的通过量;
3、多孔耐火材料板能否合适的通过钢水尚需验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出一种薄带连铸布流装置,按照流量可调的思路分别在开浇过程、稳定浇注过程、更换水口过程及尾部浇注过程实现钢液的平稳连续浇注,同时区别于以往的布流系统,采用微型孔进行布流,大大地减缓了钢液下落地动能,降低了液面波动,同时实现了均匀布流并减少了冷钢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辊薄带连铸布流装置,其包括,本体,其为一个上下开口的箱体结构;多孔板,设置于本体箱体的底部,其上开有通孔或者狭缝;流量调节板,其有两块可开合的板组成,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两夹板,分别设置于本体两端下部,限位固定所述的多孔板和流量调节板于本体箱体的底部。
又,所述的本体箱体底部外设隔板,隔板上开有通孔或狭缝。
所述的本体的外形为长方形或者椭圆形。
所述的本体高度为50~500mm,宽度50mm~300mm,长度为750~1450mm。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孔板为单片式或者双片组合式。
所述的多孔板长度为700~1400mm之间,宽度为30mm~270mm之间。
再有,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本体箱体底部的隔板上开的通孔包括圆孔、三角孔、或方形孔;狭缝包括长方形狭缝、或弧线狭缝。
所述的多孔板上开的通孔的形式包括圆孔、三角孔、或方形孔,狭缝的形式包括长方形狭缝,或弧线狭缝。
所述的隔板和多孔板上开的通孔平均分布于隔板以及多孔板上,直径范围为5~15mm,个数为6~30个。
本实用新型按照流量可调的思路分别在开浇过程、稳定浇注过程、更换水口过程及尾部浇注过程实现钢液的平稳连续浇注,同时区别于以往的布流系统,该布流方法采用微型孔进行布流,大大地减缓了钢液下落地动能,降低了液面波动,同时实现了均匀布流并减少了冷钢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机构简单,省去了过渡包的环节,节约了工序和耐火材料;
(2)能够按照不同浇注过程调整流量,有利于开浇的成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12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磨锌合金铸件的铸模
- 下一篇:一种薄带连铸侧封板在线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