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氯化聚氯乙烯后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10613.2 | 申请日: | 2009-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07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斌武;袁茂全;顾循;胡妹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14/06 | 分类号: | C08F14/06;C08F8/20;C08F6/24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42 | 代理人: | 罗大忱 |
地址: | 2002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氯化 聚氯乙烯 处理 装置 | ||
1.氯化聚氯乙烯后处理装置,包括带有搅拌装置(1)的搅拌釜(2),所述搅拌釜(2)底部设有排料口(4),上部设有洗涤水进口(203)、压缩空气进口(204)和待洗涤浆料进口(205);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端敞开的导流桶(3)和过滤器(5);
所述导流桶(3)固定在所述搅拌釜(2)中;
所述排料口(4)通过管线分别与洗涤液出口(401)和含固体浆料出口(402)相连接,所述过滤器(5)设置在洗涤液出口(401)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化聚氯乙烯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桶(3)的内径d与搅拌釜(2)的内径D之间的比例为:d/D=0.5~0.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氯化聚氯乙烯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桶(3)的内径d与搅拌釜(2)的内径D之间的比例为0.70~0.7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化聚氯乙烯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导流桶(3)底部与搅拌釜(2)的底部的间距h为155~50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氯化聚氯乙烯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导流桶(3)底部与搅拌釜(2)的底部的间距h为255~35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化聚氯乙烯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导流桶(3)的高度H与搅拌釜(2)的内径D之间的比例为:H/D=0.4~0.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氯化聚氯乙烯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导流桶(3)的高度H与搅拌釜(2)的内径D之间的比例为:H/D=0.50~0.7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化聚氯乙烯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装置(1)包括搅拌桨,选用单层桨,桨型选用平桨、斜桨、叶轮式或螺旋推进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化聚氯乙烯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搅拌釜(2)高径比超过1时,选用双层或多层桨,桨型选用平桨、斜桨、叶轮式或螺旋推进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061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垃圾渗沥液处理自动喷淋除泡装置
- 下一篇:活性炭立式套管螺旋流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