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柱状纤维干燥剂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10455.0 | 申请日: | 200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4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沈跃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衡元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26 | 分类号: | B01D53/2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08 | 代理人: | 董梅 |
地址: | 20170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柱状 纤维 干燥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柱状纤维干燥剂,体积小巧的干燥剂产品。
背景技术
干燥剂的包装形式普遍采用无纺布袋或纸袋,干燥剂填充在袋中,放置于需要干燥的环境下。为了提高干燥剂包装容器的强度,以免因碰撞而使干燥剂外泄,污染物品,也出现了用塑料、玻璃等材料制成瓶体、壳体等形式的容器来包装干燥剂。
中国专利申请号ZL00249723.9公开了一种柱形干燥剂,外包装壳体为圆柱形,其内含有颗粒状或片状的干燥剂,在壳体的顶部和底部设有通气孔,壳体由盖体和座体通过凸缘和凹槽相互扣合,这种包装壳体为后来的干燥剂包装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但是它的缺陷在于:干燥剂在碰撞过程中会有粉尘通过小孔挥发出来污染物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投装方便的柱状纤维干燥剂。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柱状纤维干燥剂,在柱状容器的空腔内包装有干燥剂,干燥剂由一片或一片以上的干燥剂圆片叠加构成,其中,所述的柱状容器由外壳和底盖构成,在外壳开口处的内壁上设有一条环形槽,底盖为片状,具有锯齿形的边缘,底盖嵌设在环形槽内定位将外壳的开口闭合,并在底盖边缘与外壳内壁之间形成一圈锯齿形的透气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新颖、使用安全的柱状干燥剂,底盖为片状,通过嵌设与外壳定位构成封闭的腔室,但该腔室并非完全封闭,为有利于柱状干燥剂的吸湿,在底盖周边形成锯齿形,在嵌设在外壳内后形成锯齿形的透气孔。同时,该锯齿形又有效阻止了干燥剂在碰撞过程中粉尘的挥发。相对于传统的在壳体的顶部或底部冲压形成透气孔而言,使用上更加安全。这种锯齿形底盖的加工也很方便,将形成透气孔与扣合安装结合成一体,简化结构,又由于透气孔只是形成在底盖的周边,一般而言并不明显,使整个柱状干燥剂具有更加精致的外观。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外壳的上部设有上盖,上盖与外壳之间一次成型构成一体。采用一次成型先制成一体式外壳,然后填入干燥剂圆片,最后用手工将底盖嵌入在外壳内,整个操作流程十分简便、快捷。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容器的直径为1~3cm,整个干燥剂胶囊的体积小,方便地实现自动化机器投装。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的外壳和底盖由聚丙烯或聚乙烯制成,美观漂亮,能提升包装产品的档次和品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柱状纤维干燥剂胶囊结构简单,透气孔利于吸湿,防粉尘、使用安全、外观精致、体积小巧,利于机器投装,适用于各个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说明
1-外壳 11-开口
12-环形槽 13-上盖
2-底盖 21-边缘
3-干燥剂圆片 4-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所示,一种柱状纤维干燥剂,在柱状容器的空腔内包装有干燥剂,干燥剂由多片干燥剂圆片3叠加构成,其中,所述的柱状容器由外壳1和底盖2构成,直径为1~3cm,外壳1的上部设有上盖13,上盖13与外壳1之间一次成型构成一体,在外壳开口11处的内壁上设有一条环形槽12;底盖2为片状,具有锯齿形的边缘21,底盖2嵌设在环形槽12内定位将外壳1的开口11闭合,并在底盖边缘21与外壳内壁之间形成一圈锯齿形的透气孔4。
所述的外壳1和底盖2均由聚丙烯或聚乙烯制成。
容器规格根据用途可在1~3cm任意值调整,1cm、1.5cm、2cm、2.5cm、3cm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衡元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衡元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04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从生姜中分离制备6-姜酚单体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污隔热轻质陶瓷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