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养殖池槽排水闸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10411.8 | 申请日: | 200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2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郁蔚文;王健;吴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季申清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养殖 排水 闸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尤其涉及一种水产养殖的排水闸门。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是我国渔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在我国渔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世界上,水产养殖可能是增长最快的食品生产部门,目前占食用鱼总量的近一半。水是水产养殖的物质基础,及时加水、排水,调节水质是稳产、高产、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
现有水产养殖的排水闸门主要考虑的问题是排水,普遍采用的是在养殖池槽的侧壁或底部上设置带挡网的柱塞式底闸,底闸通过排水管与排水沟相通,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①大多数养殖品种需要的养殖水体深度在3M以上,大部分开启/关闭底闸时需要人工使用专用带钩工具探至水下非可视作业,同时养殖池塘或水槽底部的水压大、拉起底闸时很费力,闸门的启闭操作繁琐;
②现有闸门内部的密闭性差,存在渗漏水现象;
③上下水层间无阻隔,因涡流作用,洁净的上层水也会混合在混浊的底层水中一起排出、不能控制池塘或水槽底部养殖废水的有效排放;
④由于底闸的开启/关闭需要人工操作,在日常管理中,闸门不能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自行精准控制养殖水体有效水位;
⑤当强降雨等灾害性天气突然来临时,闸门不能自行控制水位,同时外界条件恶劣,也无法人工打开排水阀闸、及时排水,会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
⑥由于池塘塘基为土质,在长期的使用中沉降程度存在差异,设置在池塘底部的闸门各部件随塘基沉降不同,为确保闸门长期使用,对闸门基座与池塘及水槽侧壁的结合部建设施工要求高。
到2010年底,上海尚有5万余亩老旧养殖池塘需要进行标准化改造。国家农业部在2009年初提出“力争在‘十二五’末完成2000万亩中低产池塘标准化改造”的目标。对养殖池塘排水闸门的创新改造,是池塘标准化改造的重要内容,业界内目前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缺陷的新型排水闸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自行控制水位、密封性好、有效排放底层养殖水、在灾害天气中能及时自动排放多余水体,且施工简便的养殖池槽排水闸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养殖池槽排水闸门,所述养殖池槽外部设有排水沟,养殖池槽底部开有排水口,排水沟底部低于排水口底部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包括立式设置在养殖池槽中的外套管,外套管下部开有通水孔槽,通水孔槽位置为养殖池槽最低处;
所述排水口设置在外套管内的养殖池槽底部,横向设置在养殖池槽下方的排水暗管一端通过排水口与养殖池槽底部连通,排水暗管与排水口之间无渗漏安装,设置在外套管中的内插管可以在排水暗管的这一端上插入/拔出;
设置在排水沟中的摆动式水位控制管可以在排水暗管的另一端上插入/拔出,其中,插入排水暗管的水位控制管可以绕其与排水暗管的连接点摆动;
所述外套管、内插管、水位控制管的顶端均为开口端;
所述外套管顶端高于养殖水面,所述内插管顶端低于外套管顶端。
在常态下,内插管插在排水暗管上,水位控制管顶端不高于内插管顶端放置,内插管高度即为养殖池槽的水位控制高度,当养殖池槽的水位超过内插管的高度,养殖池槽内的底层水经外套管下部的通水孔槽、沿外套管和内插管之间的环状管腔上升至内插管顶端管口溢入内插管,流经排水暗管、水位控制管排出,进入排水沟,当养殖池槽内的水面与内插管高度持平时,底层养殖水停止向内插管溢流,排水结束,因此本排水闸门可以将养殖水位精准控制在与内插管等高的高度,从而保证正常的养殖水位;
当需要降低养殖水位至低于内插管顶端的高度直至排空养殖池槽内水体,此时应拔出内插管而以水位控制管主导水位控制,一种优选方案是排水沟与排水暗管垂直设置,水位控制管可沿排水沟方向绕其与排水暗管摆动支点由垂直位置至水平位置的范围内摆动。排水时左右摆动水位控制管至某一高度或拔出水位控制管,养殖池槽内的底层养殖水体经外套管下部的通水孔槽直接进入排水暗管、经水位控制管顶端溢出,进入排水沟,即可排放养殖池槽内水体至某一水位高度或排空养殖水,完成排水过程。
为保障水流通畅,通水孔槽的面积应大于外套管和内插管之间环状管腔的横截面积,外套管和内插管之间环状管腔的横截面积应大于内插管的横截面积。内插管、排水暗管及水位控制管的直径相同。
考虑到养殖品种不同,在日常管理中所需保持的养殖水位高度也不尽相同,可以备用一批长度不同、管径相同的内插管,以便根据养殖水体水位要求选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04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