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扭矩过载保护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10157.1 | 申请日: | 2009-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7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韩安伟;李政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骐荣机械自控有限公司;上海冠龙阀门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31/44 | 分类号: | F16K31/44;F16K31/6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宣慧兰 |
| 地址: | 201804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扭矩 过载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扭矩过载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阀门由于自身操作扭矩过大,或者手轮、电动装置等输入扭矩过大,超过了阀门或蜗轮箱的最大强度,经常出现阀门的扭曲或破坏、蜗轮箱的壳体破裂等现象。现有的解决方案,多利用剪断销作为动力传递路线的薄弱环节。当输入的动力大于设定值时,剪断销首先剪断失效,动力传递路线中断,重要的阀门和蜗轮箱等得到了保护。
现有的技术方案,由于材料和加工的影响,根据计算直径制造出来的剪断销,其失效强度却与设定保护值有较大差别,造成控制精度较低。剪断销和配合孔的直径,难以根据要求在现场灵活改变,造成安全扭矩的设定值无法现场调节,通用性较差。剪断销在失效后需要及时更换,因此需要备品备件、维护工作量很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扭矩过载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扭矩过载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传动头、传动座、传动球、压环、传动装置、调节螺钉、调节球、调节块、蝶簧组、固定螺栓,所述的传动头为圆柱形,其设有与阀杆配合的中孔,所述的传动头的外壁顶部均匀设有多个传动孔,该传动孔底部为锥面,所述的传动头外壁中部设有限位凸缘,所述的传动座为圆盘形,其圆周上设有多个螺栓孔,所述的传动座设有与颤动头外圆配合的中孔,其顶端面均匀分布多个传动槽,所述的压环为圆环形,与传动球压紧连接的表面为锥面,所述的传动座与传动装置固定螺栓连接,所述的调节螺钉的下段可伸入调节块的中孔中,其下端与调节球压紧连接,所述的蝶簧组上端与调节块连接,其下端与压环连接,所述的传动球设置在传动槽中,其可沿传动槽向传动孔内移动。
所述的传动装置为传动帽或手轮等。
所述的传动槽的横截面为圆弧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仅旋转调节螺钉即可预先设定需要保护的扭矩,简单方便准确,解决了控制精度较低、无法现场设定的问题。而且由于预先设定的扭矩范围较大,同一只该装置可保护不同的设备,通用性较好,有利于降低生产管理成本。
2、在传动装置的驱动扭矩超过预先设定值时,动力传递路线由于传动座和传动头间空转而中断。一旦传动装置的驱动扭矩再次小于预先设定值时,动力传递路线又重新自动恢复,无需更换任何零件,避免了现有技术需要重新更换剪断销的麻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扭矩过载保护装置在正常扭矩传递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扭矩过载保护装置在切断扭矩传递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扭矩过载保护装置的传动头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扭矩过载保护装置的传动头A-A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扭矩过载保护装置的传动座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扭矩过载保护装置的传动座B-B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一种扭矩过载保护装置,该装置包括传动头1、传动座2、传动球3、压环4、传动装置5、调节螺钉6、调节球7、调节块8、蝶簧组9、固定螺栓10。所述的传动装置5可以是传动帽,也可以是手轮等其它驱动设备。所述的传动头1为圆柱形,中孔与阀杆配合,外圆顶部均匀分布有多个传动孔12,传动孔12底部为锥面,外圆中部为限位凸缘。所述的传动座2为圆盘形,圆周上分布有多个螺栓孔,中孔与传动头1的外圆配合,顶端面均匀分布有多个传动槽13,传动槽13的截面为圆弧形。所述的压环4为圆环形,底部为锥面,压紧在传动球3上。
传动座2由固定螺栓10固定在传动装置5上,并将传动头1卡住只能转动。调节螺钉6可旋转升降,下段伸进调节块8的中孔中、压在调节球7上,调节球7用于减少摩擦。蝶簧组9上部由调节块8压紧,并可根据调节螺钉6的旋转,来调节作用在压环4上的弹簧力。传动球3放置在传动座2的传动槽13中,可沿传动槽13向传动头1的传动孔12内移动。压环4锥面压紧在传动球3上,一直将传动球3压进传动头1的传动孔12中。传动球3在传动槽13方向上的受力,一个是蝶簧组9的压紧力、通过压环4的锥面、产生向内的分力,另一个是传动头1的旋转力、通过传动孔12的锥面、产生向外的分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骐荣机械自控有限公司;上海冠龙阀门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骐荣机械自控有限公司;上海冠龙阀门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01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表面钛/氮掺杂介孔石墨烯气凝胶电极
- 下一篇:一种电池极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