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熔融机开闭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09978.3 | 申请日: | 200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0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贺贤汉;夏孝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汉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7/152 | 分类号: | H05B7/152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044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熔融 开闭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熔融机开闭机构。
背景技术
熔融机开闭机构在起弧、控弧时需要稳定。一种常见的起弧方式是指采用高电流击穿的起弧方式,即先在电极与工件间加以高电流稳电压,击穿空气等气体,使其瞬间产生短路,从而产生高热能,通过产生热能来加热熔融成形模具内石英砂,加热20分左右时间(根椐石英坩埚的尺寸而定),整个石英坩埚即全部熔融透,这此加工技术参数设置在PLC程序全部设定好后,加工过程实现我全自动控制,这样减少人为的因素,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合格率。节省了劳动成本和材料成本。整个效益明显提高。这就是设计此此机构原因。
但是,现在通过是由人工来控制电极的,这种方式下操作员的劳动强度非常大。最为重要的是,人工来控制电极,电极容易出现晃动,而一旦电极出现晃动,就容易造成产品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熔融机开闭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人工来控制电极带来操作员的劳动强度非常大、产品报废率高的技术问题。
一种熔融机开闭机构,包括3电极、伺服马达、PLC,伺服马达连接PLC,马达通过马达支座固定,马达与电极开闭丝杆采用联轴器进行连接,电极开闭丝杆设置在马达支座的下端,电极开闭丝杆的螺母上套设有移动板,电极开闭丝杆的下端固定在深沟球轴承上,底板位于深沟球轴承的下方,底板上设有3个开孔,开孔的数量与电极的数量相同,每一电极的一端穿过底板上的开孔,另一端通过套筒连接在移动板上。
较优地,机构还包括具有减速比控制的减速器,连接在伺服马达。
另外,电极包括石墨电极和铜电极,石墨电极通过大连接套连接在铜电极的下方,铜电极的一端上设有用来夹紧用的电极夹紧块。
套筒的一端的上部通过调整机构连接至移动板上,下部通过销结构连接在深沟球轴承上。
移动板上开设有孔,调整机构包括调整螺母和调整块,调整块的上端设有螺杆,螺杆穿过移动板上的孔与螺整螺母连接,调整块的的下端通过销结构连接套筒一端的上部。
套筒的另一端设有用来紧固电极的紧固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使用PLC控制,实现三根电极移动速度和移动量进行可靠控制,从而实现产品质量一致性,提高产品的合格率。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电极开闭机构自动控弧和生产产品自动化控制,减少人为的因素,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并且,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节省了人力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熔融机开闭机构的实例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熔融机开闭机构的实例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熔融机开闭机构,包括3电极、伺服马达13、PLC,伺服马达13连接PLC,伺服马达13通过马达支座14固定,伺服马达13和电极开闭丝杆15采用联轴器进行连接(图中未绘示),电极开闭丝杆15设置在马达支座14的下端,电极开闭丝杆15的螺母上套设有移动板16,电极开闭丝杆15的下端固定在深沟球轴承17上,底板11位于深沟球轴承17的下方,底板11上设有3个开孔12(在本实例中是3个开孔),开孔12的数量与电极的数量相同,每一电极的一端穿过底板11上的开孔12,另一端通过套筒21连接在移动板16上。
PLC控制伺机马达的动作,就能控制电极开闭丝杆15的动作,由此控制移动板16上下移动,从而控制电极同步动作。通过伺服马达13驱动,使用PLC控制,实现三根电极移动速度和移动量进行可靠控制,从而实现产品质量一致性,提高产品的合格率。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电极开闭机构自动控弧和生产产品自动化控制,减少人为的因素,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并且,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节省了人力和成本。
较优地,机构还包括具有减速比控制的减速器,连接在伺服马达13。采用合理的减速比的精密减速器,实现对电极精确控制。
另外,电极包括石墨电极18和铜电极19,石墨电极18通过大连接套20连接在铜电极19的下方,铜电极19的一端上设有用来夹紧用的电极夹紧块23。
套筒21的一端的上部通过调整机构连接至移动板16上,下部通过销结构24连接在深沟球轴承17上。移动板16上开设有孔,调整机构包括调整螺母27和调整块26,调整块26的上端设有螺杆,螺杆穿过移动板16上的孔与螺整螺母27连接,调整块26的的下端通过销结构25连接套筒21一端的上部。这个结构,能够实现能套筒21与移动板16之间位置的调整,也能够实现与深沟球轴承17位置之间的调整,这种方式就能通过调整对应的套筒21来调整对应电极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汉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汉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99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DC/DC电源转换器
- 下一篇:电动推杆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