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熟浆混合烧浆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09846.0 | 申请日: | 2009-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0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谢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旺欣豆制品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20 | 分类号: | A23L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0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混合 烧浆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智能熟浆混合烧浆机,涉及的是豆制品机械技术领域,应用于豆制品煮浆。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豆制品厂家生产豆制品用的烧浆器,一般都为敝口单桶烧浆,操作不便工作环境恶劣,难以清洗,热源利用率低,烧浆质量难以稳定,斜置物料罐的烧浆器受机箱限制,无法扩大生产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满足市埸需求,设计一种在密闭的容器内运用铰笼搅拌的自动连续进行烧浆的智能熟浆混合烧浆机。其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减速机、轴、搅笼、磨浆机、进料斗、储料筒、链轮1、链轮2、大链轮、输送铰笼、蒸气进气管、槽体、排气管、浆桶、支架在内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槽体内通过轴承和轴承座支撑输送铰笼,输送铰笼一端轴上固定有大链轮,活络固定在支架上轴的两端分别装有链轮1和链轮2,减速机上的链轮通过链条连接链轮1,链轮2通过链条连接固定在输送铰笼上的大链轮,槽体上设有盖。实施该技术后的明显效果是:克服了上述的缺陷,设定自动控程序后,无需操作人员,达到一人多机,节约了劳动力,工作环境舒适,清洗方便,热源利用率高,节约了大量能源,煮浆产量高,质量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减速机、2-轴、3-磨浆机、4-搅笼、5-进料斗、6-储料筒、7-链轮1、8-链轮2、9-大链轮、10-输送铰笼、11-蒸气进气管、12-槽体、13-排气管、14-浆桶、15-支架、16-排污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见附图1,整机设在支架(15)上,支架(15)上面固定有浆料运动的槽体(12),槽体(12)内通过轴承和轴承座支撑输送铰笼(10),输送铰笼(10)一端轴上固定有大链轮(9),活络固定在支架上轴(2)的两端分别装有链轮1(7)和链轮2(8),减速机(1)上的链轮通过链条连接链轮1(7),链轮2(8)通过链条连接固定在输送铰笼(10)上的大链轮(9),支架(15)左端面上固定有磨浆机(3),磨浆机(3)上的漏斗衔接搅笼(4)的出料口,固定在搅笼(4)上端的进料斗衔接储料筒(6),槽体(12)底端设有排污阀(16),蒸气进气管(11)分段接入槽体(12),槽体(12)右侧的面上罩有排气管(13),槽体(12)右侧的底部的输出管连接浆桶(14),电器控制采用设有的智能仪表进行程序控制。
见附图1,电器控制采用设有的智能仪表进行程序控制。启动电源,外界不断输送黄豆进入储料筒(6),储料筒(6)内的黄豆从储料筒(6)出口处,不断落入进料斗(5),启动搅笼(4),经搅笼(4)的铰笼轴搅拌的黄豆由出口处内不断进入的黄豆和以每公斤黄豆8 公斤水的配比进入磨浆机(3),磨浆机(3)将黄豆磨成豆糊,由磨浆机(3)出口处进入槽体(12)内,当豆糊位置在槽体(12)内达2/3高位置时,蒸气管开启,豆糊被加热,并启动减速机(1)带动输送铰笼(10)旋转,在槽体(12)内一方面搅动豆糊,另一方面将豆糊推向浆桶一侧,开启浆桶(14)的阀门,煮成的豆糊进入浆桶(14),由开启的浆桶(14)抽浆泵抽出,被输送到下一道工序作为坯料使用。
整个过程是在连续不断地磨浆、煮浆、送出的豆糊的产量是普通烧浆机的2-3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旺欣豆制品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旺欣豆制品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98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于电煮锅的快拆手柄
- 下一篇:真空闸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