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交流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的转动惯量辨识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09531.6 | 申请日: | 200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7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扬;杨明;李悦韡;刘伟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辛格林纳新时达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10 | 分类号: | G01M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胡美强 |
地址: | 20180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流 永磁 同步电机 伺服系统 转动惯量 辨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流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特别涉及一种交流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的转动惯量辨识器。
背景技术
在实际生产现场中,交流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存在机械和电气相互配合的问题。当电机所带的负载转动惯量变化时,会对系统的伺服特性造成明显的影响。转动惯量加大会使系统响应变慢,容易造成系统不稳定,产生爬升现象;转动惯量减小虽然会使系统动态响应速度加快,但会使速度出现超调甚至震荡现象。为达到伺服系统高精度控制的良好动态和静态特性,需要辨识出转动惯量值及其变化量,再据此相应地调整控制器的参数。
申请号为CN200810018783.0的专利“交流伺服系统的转动惯量辨识方法”提供了一种转动惯量辨识方法,其采用的技术手段为:将负载惯量与电机的转子惯量看作一个整体惯量,伺服系统进行加减速运动,得出此段时间内的系统输出转矩和电机平均转速,由系统输出转矩得到伺服系统平均转矩,再根据电机平均转速、伺服系统平均转矩和系统加减速运行的总时间,得到所述整体惯量的值,即辨识出交流伺服系统的转动惯量。
但是,按照上述这个方法设计的转动惯量辨识器存在以下两点不足:
A、在辨识过程中交流伺服系统加减速运行时,如果其负载转矩是无规则实时变化的,也就是说当加速过程的负载转矩与减速过程的负载转矩是不对称时,或者是相差很大时,就会导致辨识结果远远偏离真实结果的现象;
B、如果系统的转动惯量在加减速运行时发生变化,上述转动惯量辨识器是无法辨识出这个转动惯量变化的,甚至会辨识出一个错误的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交流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的转动惯量辨识器,其在转动惯量辨识过程中,在负载转矩无规则变化条件下,保证转动惯量辨识的成功完成,并保证较高的辨识精度;而且还可以在转动惯量辨识过程中,在系统的转动惯量(即电机与负载的转动惯量之和)无规则变化的条件下,保证转动惯量辨识的成功完成,将转动惯量的变化量辨识出来并加以记录;另外,本实用新型使转动惯量辨识过程所必需的电机行程尽可能的小,以满足绝大多数的应用场合中机械行程限制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交流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的转动惯量辨识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速度指令生成器、速度控制器、转矩控制器、转动惯量计算器、数字低通滤波器、存储显示器、电机和负载,速度指令生成器、速度控制器、转矩控制器、电机和负载顺序连接,转矩控制器、速度指令生成器都还与转动惯量计算器连接,转动惯量计算器还与数字低通滤波器连接,数字低通滤波器还与存储显示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在转动惯量辨识过程中的加减速运行时,无论负载转矩是恒定的还是无规则变化的,只要负载转矩变化时间比转动惯量辨识过程的加速阶段的时间长,也就是说只要负载转矩变化时间长于20毫秒,本实用新型都可以成功辨识转动惯量,并且可以保证较高的辨识精度,由于工业实际应用中的负载转矩变化时间普遍长于20毫秒,于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适合绝大多数的工业应用场合,减速阶段与加速阶段的原理是相同的。另外,本实用新型在转动惯量辨识过程中加速时间非常短暂,如果转动惯量变化的周期不快于20毫秒,也就是转动惯量变化的周期比转动惯量辨识过程的加速阶段的时间长,本实用新型就可以辨识出转动惯量的变化,并且可以辨识出转动惯量的变化量,而且不会因为转动惯量的变化而降低辨识值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交流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的转动惯量辨识器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以正反方向交替旋转方式进行辨识转动惯量时的速度指令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以一个方向旋转方式进行辨识转动惯量时的速度指令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辛格林纳新时达电机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辛格林纳新时达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95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轮蜗旋弹簧回能及摩擦制动装置
- 下一篇:滚轴钻孔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