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然流水动力机组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209173.9 | 申请日: | 2009-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73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龚礼范 | 申请(专利权)人: | 龚礼范 |
| 主分类号: | F03B13/00 | 分类号: | F03B1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刘卫宇;陆嘉 |
| 地址: | 20170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然 流水 动力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力机械。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都是利用流水的落差,通过水轮机将水流的势能转变成机械能。如果是用于发电,还要截流筑坝,不仅投资成本高,而且还受到地理条件的制约。而另一方面,河流的自然流水却只能白白流逝,未得到充分的利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河流的自然水流产生并输出动力的自然流水动力机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然流水动力机组,该自然流水动力机组架设于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上,包括多个水轮机;各水轮机包括转轴、叶轮、传动机构、分别套设于转轴两端的两个轴承、以及分别用于固定所述两个轴承的两个轴壳;两个轴壳分别设置在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上;叶轮套设在转轴上并与该转轴相连,在该叶轮的周向设有多个叶片,多个叶片中的若干个叶片伸入到河流中;传动机构与转轴相连。
上述的自然流水动力机组,其中,各水轮机还包括一水轮机吊架,该水轮机吊架包括一顶板、两块底板和四根立柱,四根立柱分别设置在顶板的四个角上,并向下延伸,各立柱的下端设有一底座;各水轮机的两个轴壳以及水轮机吊架两侧的立柱均分别设置在两块底板上,各底板分别与所对应的轴壳、立柱的底座通过螺纹紧固件相连。
上述的自然流水动力机组,其中,在第一基座的顶部和第二基座的顶部分别设有一长条板;各水轮机吊架的两块底板分别设置在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的长条板上,并与长条板通过螺纹紧固件相连。
上述的自然流水动力机组,其中,第一基座设置在河流中,第二基座设置河岸上。
上述的自然流水动力机组,其中,第二基座为岸堤。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通过将多个水轮机并联成组,利用该动力机组还可以带动发电机组发电。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自然界的水利资源,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技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轴测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水轮机的轴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自然流水动力机组架设在第一基座1和第二基座2上,该自然流水动力机组包括多个水轮机3。较佳的是,第一基座1设置在河流中,第二基座2设置河岸上。第一基座1是修建在河流中的水泥桥梁,第二基座2为岸堤。在河流中设置一个基座,同时将岸堤作为另一个基座,不会阻塞河道及影响船只的正常通航。
水轮机3包括转轴31、叶轮32、传动机构33、分别套设于转轴两端的两个轴承34、以及分别用于固定该两个轴承的两个轴壳35。两个轴壳35分别设置在第一基座1和第二基座2上。叶轮32套设在转轴31上并与该转轴31相连,在该叶轮32的周向设有多个叶片36,多个叶片36中的若干个叶片伸入到河流中。传动机构33与转轴31相连,用于将转轴产生的动力传递到其它机械设备或发电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传动机构为套设在转轴31上的齿轮,该齿轮与转轴31键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水轮机3还包括一水轮机吊架4,该水轮机吊架4包括一顶板41、两块底板42和四根立柱43,四根立柱43分别设置在顶板41的四个角上,并向下延伸,各立柱的下端设有一底座44。在顶板41上还设有吊环,以方便吊装。两个轴壳35以及水轮机吊架4两侧的立柱43分别设置在两块底板42上,各底板42分别与所对应的轴壳34、立柱的底座44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在第一基座1的顶部和第二基座2的顶部分别设有一长条板5。该长条板可以是钢板。两块底板42分别设置在第一基座1和第二基座2的长条板5上,并与长条板5通过螺纹紧固件相连。这样,多个水轮机3可与长条板5一道被整体吊装到第一基座1和第二基座2上,便于安装和运输。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伸入到河流中的叶片受到水流冲击,而位于水面上的叶片未受到水流冲击,从而产生转矩,使叶轮回转。由于叶轮与转轴相连,转轴也随之转动,从而产生动力。图2中仅示出了三组水轮机,实际运行中可根据需要增加水轮机的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龚礼范,未经龚礼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91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绞线打弯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改进结构的干字型的智能化输电线路铁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