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晶硅设备尾气冷却器进料口隔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209010.0 | 申请日: | 2009-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5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 发明(设计)人: | 曾炟;郝振良;周积卫;张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森松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B33/035 | 分类号: | C01B33/035;F16L57/04;F16L5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欣创专利商标事务所 31217 | 代理人: | 西江 |
| 地址: | 20132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晶 设备 尾气 冷却器 进料 隔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进料口隔热装置,尤其是一种用在多晶硅设备中尾气冷却器进料口的隔热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光伏产业所需要的太阳能级多晶硅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目前采用的改良西门子法生产工艺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反应副产物SiCl4等,不仅耗费了大量的生产原材料,而且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为了充分回收利用尾气中的有用物质,必须先把尾气通过多晶硅设备尾气冷却器降温。
目前,对于多晶硅设备尾气冷却器的进料口,因为物料温度高达680多度,虽然接管外部采用了夹套结构用循环冷却水来冷却,但是接管内壁与尾气直接接触,过高的温度不仅超出了一般不锈钢材料的使用范围,而且对换热管的影响较大,所以必须设计一种耐高温、耐腐蚀、强度高、使用寿命长、价格适中的结构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高温、耐腐蚀、强度高、使用寿命长、成本低的多晶硅设备尾气冷却器进料口隔热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晶硅设备尾气冷却器进料口隔热装置,包括内接管,所述内接管一端连接尾气输送管,所述内接管内侧设有隔热套,所述隔热套一端与尾气输送管连通,另一端位于所述冷却器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套与所述内接管的内壁间设有空隙。
进一步地,所述内接管与尾气输送管连接的一端设有管口法兰,所述尾气输送管与内接管连接的一端设有配对法兰,所述内接管与尾气输送管通过所述管口法兰和配对法兰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管口法兰和配对法兰相接处内侧设有凹槽;所述隔热套与所述尾气输送管连通的一端外圆周设有凸缘,所述凸缘嵌入所述凹槽中,且所述凸缘的高度大于所述凹槽的深度。
进一步地,所述管口法兰和配对法兰之间以及所述凸缘两侧与凹槽之间设有垫片。
进一步地,所述内接管外侧设有外接管,所述外接管与内接管之间形成冷却水夹套,所述外接管上设有冷水进口接管。
进一步地,所述外接管与所述内接管形成的冷却水夹套中设有导流筒节。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筒节固定在所述外接管上。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套位于所述冷却器内部的端部封闭,所述隔热套位于所述冷却器内的部分的侧壁上设有导向槽。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槽的轴线偏离所述隔热套的轴心。
本实用新型的隔热装置中,在内接管内壁衬里采用整体环形隔热套,把高温尾气和内接管隔离,可以防止内接管直接接触高温物料,这样内接管就可以选用普通的不锈钢材料了。从而,本实用新型的隔热装置具有耐高温、耐腐蚀、强度高、使用寿命长、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多晶硅设备尾气冷却器进料口隔热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隔热套的结构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隔热套的上部开口部分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中:1.配对法兰,2.垫片,3.管口法兰,4.冷却水进口接管,5.隔热套,6.内接管,7.导流接筒,8.外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晶硅设备尾气冷却器进料口隔热装置,包括内接管6,内接管6的一端连接尾气输送管,另一端连接冷却器。其中,内接管6与尾气输送管连接的一端设有管口法兰3,尾气输送管与内接管6连接的一端设有配对法兰1,内接管6与尾气输送管通过管口法兰3和配对法兰1相连接。在内接管6的内侧设有隔热套5,隔热套5的一端与尾气输送管连通,另一端开口于冷却器内部。此处,在内接管6内壁衬里采用整体环形隔热套5,把高温尾气和内接管6隔离,可以防止内接管6直接接触高温物料,另外也可以阻止一部分辐射热的扩散,降低传递给内接管6的热量,这样内接管6就可以选用普通的不锈钢材料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森松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森松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90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