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远红外线放射功能的灯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08440.0 | 申请日: | 2009-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5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范少纲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少纲 |
主分类号: | F21V15/02 | 分类号: | F21V15/02;F21V3/04;A61N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1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红外线 放射 功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灯,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远红外线放射功能的灯。
背景技术
太阳光线可分为可见光和不可见光。可见光经三棱镜后会折射出紫、蓝、青、绿、黄、橙、红颜色的光线(光谱)。红光外侧的光线,在光谱中波长自0.76至1000微米的一段被称为红外光,又称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一种具有强烈作用的反射线。远红外线在所有太阳光中,他最能深入皮肤和皮下组织,促进血液循环,使身体保持一定的温度,远红外线还是一种电磁波,能迅速地被人体吸收,渗入人体的远红外线便会引起原子和分子的振动,再透过共鸣吸收,形成热反映,促使皮下深层温度上升,微细血管扩张促使血液循环,将淤血等妨害新陈代谢的障碍全部清除干净,重新使组织复活,促进酵素生长。
下面,对有关远红外线生物动力学作更详细地说明。所有的材料都由分子组成,每个分子都由若干原子构成。这些原子在高于绝对零度(-273℃)的温度下产生分子运动。这时,分子运动的周期由原子的质量和排列及分子的整个形状来决定。按照振动理论,其频率等于分子独有振动频率的电子波的辐射将产生共振,该共振使振动幅度增大并使材料的内部温度升高。因此按照振动理论,如果远红外线辐射到各种活体(农产品和海产品)的水分子和细胞或组织上,则它将激发共振,以便刺激活生物的新陈代谢并增强其生长。尤其是,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这两个氢原子在氧原子中心形成一个104°31’的角度,具有四种类型的运动,如偏转运动、平移运动、旋转运动、膨胀和收缩运动,并且水分子具有它的自振波长范围6~11μm。当具有相同波长范围的远红外线照射时,水分子被共振激活,以增强它在体内的性能。例如,在水中含有所有与活的机体各种新陈代谢有关的酶,并且水分子的激活作用结果刺激活体中的酶,以便平稳地增加体内的新陈代谢。此外,身体组织在远红外线波长范围处,具有一个大的超过7μm的波长吸收,因此,如果照射远红外线,则组织将很容易吸收长波,以便激活水分子。
由于常用的辐射远红外线的物品本身易于吸收或反射波长为3~15μm范围的光,而该波长范围的光对活体最有益,因此阻止了远红外线辐射到作为目标的区域,所以,常用的辐射远红外线的物品对活体产生的有益作用其实是很小的。如果能选择一种照明装置或光学仪器,该照明装置或光学仪器最适合使对活体的远红外线辐射作用最大,并被制成一种日用物品,就能使活体接触到最有益的远红外线的照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具有远红外线放射功能的灯,通过在现有的灯的灯壳或灯罩表面喷涂一层具有远红外线放射效果的涂层,使现有的灯具有了放射远红外线的功能,使人们能够接触到对人体最有益的远红外线,使现有的灯具有了更多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具有远红外线放射功能的灯,包括灯本体,灯本体包括灯头、灯壳,灯壳的外表面覆有一层具有远红外线放射效果的涂层,所述灯本体包括灯罩,灯罩的表面覆有一层具有远红外线放射效果的涂层。
所述灯壳、所述灯罩在进行融化灼烧之前混有具有远红外线放射效果的粉末。
所述涂层是由具有远红外线放射效果的粉末溶于有机挥发性溶剂制成溶液后均匀喷涂在灯壳或灯罩的表面上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照明用的灯(包括日光灯、白炽灯、路灯、二极管灯等)和灯罩随处可见,传统的照明灯和灯罩除了具有照明、聚光的功能之外,就没有了其他的功能。照明装置由于本身能够发光、发热,所以就可以有效地防止本身吸收或反射波长为3~15μm范围的光,而该波长范围的光对人体的健康是最有益的,所以采用照明装置作为远红外线放射源是一个很可行的技术方案。
把具有远红外线放射效果的粉末(包括陶瓷粉末、竹炭粉末、负离子原料)溶于有机挥发性溶剂制成溶液,然后用喷涂机把上述溶液均匀喷涂在灯壳或灯罩的表面上,形成的涂层就具有了辐射远红外线的功能,该涂层可以做成透明的,所以不会对灯光光线的强弱造成任何影响。不管照明装置照明与否,照明灯和灯罩都时时刻刻向外界辐射着远红外线;若照明装置工作向四周发射灯光时,此时由于照明装置本身发热、发光的作用,会阻止本身吸收或反射波长为3~15μm范围的、对人体的健康是最有益的光。
根据上述原理,可见只要是本身能够发光的物体都可以阻止本身吸收或反射波长为3~15μm范围的、对人体的健康是最有益的光,所以在光学仪器上同样可以按上述技术方案,在光学仪器的表面喷涂一层具有远红外线放射效果的涂层,使光学仪器具有了向外界辐射远红外线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少纲,未经范少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84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水壶
- 下一篇:三柱水平翻转式户外三相高压交流隔离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