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卧螺离心机螺旋输送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08411.4 | 申请日: | 2009-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05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徐群;顾湘;曲世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离心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4B3/04 | 分类号: | B04B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季申清 |
地址: | 20023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离心机 螺旋 输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旋,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卧螺离心机螺旋输送器。
背景技术
卧螺离心机是依靠固液两相的密度差,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加快固相颗粒的沉降速度来实现固液分离的分离机械。卧螺离心机具有连续操作、处理量大、单位产量耗电量较少、适应性强等特点;卧螺离心机的结构、性能、参数等在几十年的发展中也变化很大,分离质量、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近代环境保护、三废治理发展的需要,对于工业废水和污泥脱水处理的要求都逐渐提高,而在卧螺离心机的脱水分离中,脱水后污泥含水率是一个重要的分离指标。在我国污水处理中对脱水后污泥含水率有明确的要求:在厂内稳定处理后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宜进行脱水处理,其含水率宜小于80%。随着国内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开始深入考虑污泥的处理处置问题,对卧螺离心机的脱水后污泥含水率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国内外政府和环保机构正大力提倡和发展的污泥焚烧处理工艺中,对污水后污泥含水率有非常严格的要求。
中国发明公开说明书CN101058084A公开了一种卧螺离心机螺旋输送器结构,此螺旋输送器为一枢接在配套转鼓内的螺旋叶片,该叶片由自然连接的澄清段叶片和干燥段叶片构成,通过对干燥区的叶片采用边螺距技术,使得沉渣在干燥区通过的空间比等螺距大大减小,污泥在干燥区内受到更充分的积压后将污泥的毛细水挤出,从而使沉渣的含水量降低。但是,由于螺旋叶片和螺旋筒身密闭连接,使得澄清液只能通过螺旋叶片的螺旋通道流出,大大增加了液体的沿程压力,降低了离心机的生产能力;同时澄清液加大了对转鼓壁固相沉渣的搅动,提高了卧螺离心机脱水后污泥含水率,降低了离心机的分离效果;最后该种结构容易使得沉渣在出渣口产生堆积,堵塞卧螺离心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离心机的生产能力、降低卧螺离心机脱水后污泥含水率、分离效果显著并且不易堵塞卧螺离心机的新型卧螺离心机螺旋输送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述的新型卧螺离心机螺旋输送器,包括一个圆柱筒状的螺旋筒1和设置在该螺旋筒1上的螺旋叶片2,所述螺旋叶片2枢接在配套转鼓内,在所述螺旋筒1的右端设有进料口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螺旋叶片2上与所述螺旋筒1的连接处还间断地开设有多个叶片孔3,每一圈叶片上的叶片孔3均匀分布,并且在与所述螺旋筒1的中心轴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重合。
在所述螺旋叶片2的每一圈叶片上开设有三至六个叶片孔3。
所述螺旋叶片2的外圆轮廓线与所对应的配套转鼓的转鼓内壁平行。
所述螺旋叶片2与所对应的转鼓内壁的间隙不小于1毫米,不大于5毫米。
本实用新型新型卧螺离心机螺旋输送器在螺旋叶片2上与所述螺旋筒1的连接处还间断地开设有多个叶片孔3,并且每一圈叶片上的叶片孔3均匀分布,在与所述螺旋筒1的中心轴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重合,使得固液分离后,靠近螺旋筒身的澄清液有多个流动路径被排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势:1、可以增加了澄清液在转鼓内的流动路径,等于是在原有排液路径上增设了几条快捷的通路,这样减少了液体的沿程压力损失,澄清液可以更快排出,从而提高原有离心机的生产能力;2、澄清液从靠近筒身螺旋叶片开孔处流出,可以减少对转鼓壁固相沉渣的搅动,从而提高卧螺离心机的分离效果;3、通过螺旋叶片在靠近筒身处的开孔,可以疏通沉渣在出渣口处的堆积,防止卧螺离心机堵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型卧螺离心机螺旋输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螺旋筒,2.螺旋叶片,3.叶片孔,4.进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新型卧螺离心机螺旋输送器,包括一个圆柱筒状的螺旋筒1和设置在该螺旋筒1上的螺旋叶片2,所述螺旋叶片2枢接在配套转鼓内,在所述螺旋筒1的右端设有进料口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螺旋叶片2上与所述螺旋筒1的连接处还间断地开设有多个叶片孔3,每一圈叶片上的叶片孔3均匀分布,并且在与所述螺旋筒1的中心轴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重合。
在所述螺旋叶片2的每一圈叶片上开设有三至六个叶片孔3。
所述螺旋叶片2的外圆轮廓线与所对应的配套转鼓的转鼓内壁平行。
所述螺旋叶片2与所对应的转鼓内壁的间隙不小于1毫米,不大于5毫米。
本实用新型新型卧螺离心机螺旋输送器在螺旋叶片2上与所述螺旋筒1的连接处还间断地开设有多个叶片孔3,并且每一圈叶片上的叶片孔3均匀分布,在与所述螺旋筒1的中心轴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重合,使得固液分离后,靠近螺旋筒身的澄清液有多个流动路径被排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势:1、可以增加了澄清液在转鼓内的流动路径,等于是在原有排液路径上增设了几条快捷的通路,这样减少了液体的沿程压力损失,澄清液可以更快排出,从而提高原有离心机的生产能力;2、澄清液从靠近筒身螺旋叶片开孔处流出,可以减少对转鼓壁固相沉渣的搅动,从而提高卧螺离心机的分离效果;3、通过螺旋叶片在靠近筒身处的开孔,可以疏通沉渣在出渣口处的堆积,防止卧螺离心机堵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离心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离心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84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卧螺离心机的液压装置
- 下一篇:转化炉炉管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