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卡片夹与皮包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08349.9 | 申请日: | 2009-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02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王键裕;陈正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正升 |
主分类号: | A45C1/06 | 分类号: | A45C1/06;A45C3/00;A45C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丁惠敏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卡片 皮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卡片夹,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依序层次展开的卡片夹。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每个人所持有的卡片(例如:信用卡、会员卡)也日益增多,所以每个人外出时,常需要随身携带多张卡片以因应不同的使用需求。
参阅图1,现有的卡片夹11具有多个高度彼此依序错开排列的插入袋111,以使卡片12插入时,每张卡片12皆可露出顶端而让使用者易于找寻。
然而,为了使每张卡片12皆可露出顶端,当卡片夹11能收纳的卡片12数量愈大时,卡片夹11的尺寸也会随之增大,或者是,为了维持较小的卡片夹11的尺寸而使收纳的卡片12数量较为不足,因而有再改良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可依序层次展开且在展开时方便检视与拿取卡片的卡片夹,以于较小的卡片夹尺寸下具有较大的卡片收纳量。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皮包,该皮包包含一可依序层次展开且在展开时方便检视与拿取卡片的卡片夹,以于较小的卡片夹尺寸下具有较大的卡片收纳量。
本实用新型卡片夹,包含多个前后排列的盛接袋,每一个盛接袋包括:一形成有至少一导引槽的第一片体、一第二片体、数量与该导引槽的数量相同的导引条,及一插片。该第二片体位于该第一片体前方且短于该第一片体,该第一片体与该第二片体彼此相连接以界定出一供卡片插置的插置空间及一位于该插置空间上方的开口。该导引条连接于该第二片体的前表面且插入前方盛接袋的导引槽。该插片自该第一片体的顶缘向下延伸且由后方盛接袋的开口插设于后方盛接袋的插置空间。当向下拉动最前方盛接袋时,借由每一盛接袋的导引槽与其后方盛接袋的导引条的配合导引,使所述盛接袋可依序层次展开。
较佳地,各导引条具有一宽度小于该导引槽的宽度的导引部,及一连接于该导引部的自由端且宽度大于该导引槽的宽度的限位部。
较佳地,各导引槽具有二位于该第一片体且彼此相间隔的开孔,各导引条穿入其中之一开孔,且由其中另一开孔穿出。
较佳地,各导引条为自该第二片体一体切割而成。
较佳地,各第一片体与插片的连接处形成有一凹口。
较佳地,该卡片夹还包含一连接于最前方盛接袋的前盖、一连接于最后方盛接袋的后盖,及一连接于该后盖顶缘且可向前盖覆连接于该前盖的顶盖。
较佳地,该前盖为皮质材料所制成,且最前方盛接袋与该前盖是以缝制方式相连接。
较佳地,该后盖为皮质材料所制成,且最后方盛接袋与该后盖是以缝制方式相连接。
较佳地,该顶盖与该前盖分别设有钮扣以相扣合地连接。
而本实用新型皮包,包含一皮包本体及前述的卡片夹,该卡片夹连接于该皮包本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借由每一盛接袋的导引槽与其后方盛接袋的导引条的配合导引,当向下拉动最前方盛接袋时,使所述盛接袋可依序层次展开且在展开时方便检视与拿取卡片,以于较小的卡片夹尺寸下具有较大的卡片收纳量。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立体图,说明现有的卡片夹;
图2是一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卡片夹的较佳实施例于一收合状态;
图3是一立体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于一展开状态;
图4是一立体图,说明一盛接袋;
图5是该盛接袋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6是一示意图,说二盛接袋前后迭合;
图7是一示意图,说明一盛接袋相对于另一盛接袋展开;
图8是一立体图,说明一前盖连接于最前方盛接袋;
图9是一立体图,说明一后盖连接于最后方盛接袋;
图10是一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皮包的较佳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2、图3、图8与图9,本实用新型卡片夹4的较佳实施例包含多个前后排列的盛接袋81~89、一连接于最前方盛接袋81的前盖5、一连接于最后方盛接袋89的后盖6,及一连接于后盖6顶缘且可向前盖覆连接于前盖5的顶盖7。卡片夹4的所述盛接袋81~89可依序层次展开,其构造于之后说明。
于本实施例中,前盖5、后盖6与顶盖7皆是以皮质材料所制成,而盛接袋81~89皆是以塑料材料所制成,且特别要说明的是,最前方盛接袋81与前盖5是以缝制方式相连接,最后方盛接袋89与后盖6是以缝制方式相连接,且顶盖7与前盖5分别设有钮扣71、51以相扣合地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正升,未经陈正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83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砌块成型机振动箱
- 下一篇:一种细胞色素C制备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