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五笔双打速录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07436.2 | 申请日: | 2009-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3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高健;罗江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江英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海华 |
地址: | 400015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打 速录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速录设备,具体指以五笔输入法为基础、在现有标准计算机键盘上实现速录的机器。
背景技术
速录是一门新兴的行业,速录师要经过较长时间的专业培训才能上岗,对人员素质要求特别高。特别是随着近几年会议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型会议、国际会议越来越多,不论是会议现场记录,还是网络文字直播,都离不开速录师的参与,速录师需要娴熟的速录技能,因此目前市场上速录师人才特别抢手。
由于速录要求极高的录入速度(与人的语速相当),要求“音落字现,话毕稿出”,为了达到这样高的录入速度,要求双手并击,而这对于现有的标准计算机键盘是难以胜任的,因此国内外的专家都认为计算机键盘不能实现双手并击而不能用于速录。实际速录时无一例外采用外挂式键盘,即传统意义上的速录必将与一台笨重的速录设备联系在一起,但这同时也是制约速录行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因为目前市场上的速录机为专用设备,外挂于普通计算机之上,相当于需要额外增加一套设备,且价格较贵,一般在三千多元一台,普通人不易接受。而且现有速录机只能被动使用,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自行修改和设置某些功能。如果能在标准计算机键盘上实现速录,那将同时解决费用和两套设备的问题(速录机和计算机合二为一),必将促进速录行业的发展,但到目前为止,该想法还没有真正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标准计算机键盘上即可实现快速录入的五笔双打速录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五笔双打速录器,包括计算机CPU、显示器和键盘,CPU分别通过通讯线缆与显示器和键盘连接;所述CPU内设有键盘定义模块,通过键盘定义模块将键盘上的字符输入键划分为可独立实现二十六个字母输入的左右两个子键盘,左右两个子键盘上的字符输入键按代表的字母对称设置,每个子键盘可独立实现汉字和字母的输入。左右两个子键盘也可同时并行输入,并行输入时,左键盘输入总是先于右键盘输入或者右键盘输入总是先于左键盘输入。
所述CPU内设有功能扩展模块,通过功能扩展模块自行定义字符输入键或两字符输入键的组合以实现需要的功能。
所述CPU内设有词库定义模块,通过词库定义模块自行定义词组和短句以修改计算机内的词库。
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现有标准键盘功能的前提下,将现有键盘通过键盘定义模块而形成两个能独立操作的子键盘,每个子键盘可独立实现二十六个字母的输入,两子键盘键位设置和输入指法完全对称,符合人体工程学,从而实现双手并击,在实现双键盘并行录入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录入速度,改变了普通键盘不能速记的结论。实际录入时采用现有的五笔输入法,利用五笔的拆字原理,以其低重码,实现高准确率,双手多键同时并击提高击键频率而减少击键时间,达到高效中文速录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只要在计算机上插入专用的U盘或安装专用的程序即可,不涉及对现有计算机的任何更改,可以说在普通计算机上实现了速录,大大降低了速录投入,也拉近了速录与普通人的距离,便于普通人员的学习和掌握。另外,本五笔双打速录器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中的某些功能进行更改,可以临时定义词库,因此比传统的速录速度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从图上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五笔双打速录器是在现有成熟的计算机基础上开发而成。它包括CPU、显示器和键盘,CPU分别通过通讯线缆与显示器和键盘连接实现信号的传输。所述CPU内设有键盘定义模块,通过键盘定义模块将键盘上的字符输入键划分为可独立实现二十六个字母输入的左右两个子键盘。左右两个子键盘上的字符输入键按代表的字母对称设置,每个子键盘可独立实现汉字和字母的输入。左右两个子键盘也可同时并行输入,此时,左键盘输入总是先于右键盘输入(或者改变软件定义使右键盘输入总是先于左键盘输入),比如在左键盘敲出字母“D”,同时在右键盘敲出字母“C”,计算机确认的输入是“DC”,而不是“CD”。键盘采用现有标准键盘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江英,未经罗江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74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件表面喷砂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设有太阳能接收板的光传感器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