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垃圾填埋场废热能回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07358.6 | 申请日: | 200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2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周玉礼;郑洁;高杨;程浩;刘知菊;刘巍;周谦;王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J1/00 | 分类号: | F24J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4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填埋场废 热能 回收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环卫工程领域中的垃圾填埋场废热能回收装置,用于回收填埋式垃圾场的垃圾发酵产生的废热。
背景技术
目前关于热能回收利用的方法和装置有很多,具体在城市垃圾处理中的应用有堆肥技术、焚烧技术。但是对于填埋式垃圾的发酵热量却少有问津。
垃圾焚烧,其优点是能显著地减容、节省填埋场空间,可以进行余热回收利用或发电。但焚烧产生的烟气含有大量环境污染物,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同时中国目前填埋式垃圾处理方式仍然是主要的方法,而这部分所产生的废热也是相当大的,但相关的热能利用却被人忽视。
发明内容:
为了充分利用填埋式垃圾场垃圾发酵热量,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垃圾填埋场废热能回收装置,该装置不仅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而且可以对填埋场的垃圾进行废热回收,为人们的生活、工农业生产提供热源。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废热能回收装置,是由换热器、管道连接管、输配干管、输配调节阀和换热调节阀组成。
所述的换热器有两种方式:水平式换热方式和竖井式换热方式。
所述的水平式换热方式是由各层换热套管连接而成。各层的换热套管呈盘状布置。根据垃圾填埋场的作业流程,在垃圾填埋场的填埋单元内分层铺设换热套管于垃圾层内,层与层之间的换热套管根据换热管的材质选择为焊接或螺纹连接。所述的换热套管是由外管、换热内管、导热填充物构成。所述的外管选用适当的抗压传热材料,避免换热内管在垃圾填压过程受到损坏。所述的换热内管实现垃圾废热收集转移功能。所述的导热填充物由良好的导热性能物质构成,可采用液体或固体微颗粒。在垃圾填埋单元封顶覆土层引出换热套管,依次连接换热调节阀和管道连接管,再连接至输配干管或其他垃圾填埋单元的换热设备。
所述的竖井式换热方式由换热竖井、U形换热器、导热填充材料、竖井固定密封口构成。所述的换热竖井是在一个垃圾填埋单元完成作业后,垃圾填埋单元内适当位置钻井,钻井大小由换热器大小决定。所述的U形换热器是强化传热的U形管状结构。在换热竖井内放置U形换热器后填充导热材料。通过竖井固定密封口固定U形换热器并引出至换热竖井外,依次连接换热调节阀和管道连接管,连接至输配干管或其他U形换热器。一个垃圾填埋单元设置多个换热竖井,布置密度由废热量决定。换热竖井内的U形换热器之间通过管道连接管实现串联或并联。U形换热器可通过解除固定,实现重复利用。
所述的管道连接管是实现换热器之间的串并联结构或连接至输配干管的连接管道。
所述的输配干管是实现运输传热媒介的主干管道,并连接至换热站房内的动力设备或应用设备。
所述的输配调节阀是安装在输配干管上,用于调节干管分配的管道流量。
所述的换热调节阀是控制换热套管和U形换热器内热媒流量的阀门,以便于局部控制,同时实现检修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充分回收填埋垃圾场的垃圾发酵热量,使垃圾填埋场在处理垃圾的同时置换出热量用于生产、生活,有利于节约能源,发挥垃圾的再利用价值。整套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水平式换热器轴测图
图2是水平式换热器串联图
图3是水平式换热器串并联图
图4是换热套管截面图
图5是竖井式换热器剖面图
图6是竖井式换热器布置图
图7是竖井式换热单元并联图
图8是竖井式换热单元串联图
1.覆土层 2.垃圾层 3.垃圾填埋单元 4.垃圾场 5.换热套管
6.换热套管连接管 7.换热套管立管 8.换热调节阀 9.密封引出口
10.输配干管 11.输配调节阀 12.管道连接管 13.外管 14.导热填充物
15.换热内管 16.换热竖井 17.U形换热器 18.竖井固定密封口 19.引出管密封口
具体实施方式:
垃圾填埋场废热能回收装置。该装置由换热器(参见图1、图5)、管道连接管12、输配干管10、输配调节阀11组成。垃圾填埋单元3内的换热器通过管道连接管12相互连接,实现换热器之间的串并联结构,以利于热能的提取。同时由管道连接管12连接至输配干管10,实现热能的转移。在输配干管10上安装输配调节阀11保证换热器的流量控制。每个换热器出入口安装有换热调节阀8用于调节各个换热器的流量,同时便于检修。地面以上管道均需加外保温材料。
实施例1(参考图1、图2、图3、图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73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