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节定位轴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06836.1 | 申请日: | 2009-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6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江洪;欧阳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洪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玉盛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渝北区空***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 定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夹具的辅助配件,特别是一种可调节定位轴。
背景技术
焊接夹具的主要功能是夹紧被焊接部件,确保各被焊接工件之间的位置相对准确。在现实的生产中,焊接夹具板金件有着严格的对应关系。要焊接的零部件不同,焊接中需要的专用夹具就需要定做。遇到有两个以上的工件需要叠加焊接或者时常有非标准件焊接业务的企业来说,制作专门的焊接夹具成为了生产周期缩短和生产成本降低的主要拦路虎。这种情况在汽车修理业和焊接技术培训中尤为突出。
为了保证被焊接工件之间的位置相对准确,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对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例如中国专利ZL 200720096245.4公开的“一种三维可调焊接夹具”,它能满足部分焊件尺寸有较小变化时固定焊接需要,但对于需要多维调节和形状和焊接方式完全不同的焊接工件来说,该夹具是无法适应的。又如中国专利ZL 200520032691.X公开的“一种用于小型工件的焊接夹具”,该设计能满足部分小型工件的焊接,对于焊接角度复杂和形状复杂的焊接工件仍然难以适应。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可适应焊接角度复杂可调节定位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调节定位轴,其特征在于,包括轴套和轴杆,所述轴套和轴杆的轴心线呈垂直交叉状;轴套的一端设有开口分别与两块定位夹板相连;两块定位夹板和由定位螺栓连接,定位螺栓的上端设有用于调节轴套松紧的蝴蝶螺帽。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多维调整被夹持工件的角度,且易于定位,该焊接可以对不同焊接角度要求的工件进行转向和对位固定,特别适合与焊接定位夹具配套使用固定非标准焊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调节定位轴透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方式示意图。
图中,1-台板,2-导轨,3-轴销,4-转动臂,5-可移动基座,6-伸缩臂,7-螺旋杆,8-摇臂,9-定位轴,10-压板,11-滚轮,12-滚轮销轴,13-台板与导轨满焊连接。14-伸缩臂定位螺钉;
20-可调节定位轴,20a-定位轴套,20b-定位夹板,20c-定位夹板,20d-定位轴杆,21-蝴蝶螺帽,21a-定位螺栓,22-螺旋杆;
31-工件定位夹基座,33-蝴蝶螺帽,33b-定位螺栓,34-基板,35-可调夹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可调节定位轴,包括轴套20a和轴杆20d,所述轴套20a和轴杆20d的轴心线呈垂直交叉状;轴套20a的一端设有开口与两块定位夹板20b和20c相连;两块定位夹板20b和20c由定位螺栓21a连接,定位螺栓21a的上端设有用于调节轴套20a松紧的蝴蝶螺帽21。转动蝴蝶螺帽21调节轴套20a松紧可调整定位轴的角度。
参见图2,一种多维调节的焊接夹具,包括导轨2、移动/定位基座5和安装于该基座上的多维调节装置;所述多维调节装置包括旋转主臂4、伸缩臂6、螺旋杆7、摇臂8和定位轴9,旋转主臂4通过轴销3与移动/定位基座5相连;伸缩臂6呈Z字形状,伸缩臂6的下端套接于旋转主臂4内,上端设有螺旋套并与螺旋杆7配合;螺旋杆7的下端设于压板10上,上端连接摇臂8;定位轴9上通过一至二个可调节定位轴20连接工件定位夹。导轨2上设有至少两套移动/定位基座5和安装于该基座上的多维调节装置。所述旋转主臂4、伸缩臂6可以在旋动螺旋杆7向下拧紧,并将压板10与夹具台板1压紧后得到固定。工件定位夹通过多个可调节定位轴的调节转换实现角度或位置的多维变化。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尽管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洪,未经江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68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