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光二极管条形灯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06353.1 | 申请日: | 2009-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2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树全;程继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精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9/00;F21V23/00;F21V23/06;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48 | 代理人: | 朱晓光 |
地址: | 52332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光二极管 条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条形灯,尤其是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条形灯的结构。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简称为LED。由镓(Ga)与砷(AS)、磷(P)的化合物制成的二极管,当电子与空穴复合时能辐射出可见光,因而可以用来制成发光二极管,在电路及仪器中作为指示灯,或者组成文字或数字显示。磷砷化镓二极管发红光,磷化镓二极管发绿光,碳化硅二极管发黄光。
发光二极管是半导体二极管的一种,可以把电能转化成光能;常简写为LED。发光二极管与普通二极管一样是由一个PN结组成,也具有单向导电性。当给发光二极管加上正向电压后,从P区注入到N区的空穴和由N区注入到P区的电子,在PN结附近数微米内分别与N区的电子和P区的空穴复合,产生自发辐射的荧光。不同的半导体材料中电子和空穴所处的能量状态不同。当电子和空穴复合时释放出的能量多少不同,释放出的能量越多,则发出的光的波长越短。常用的是发红光、绿光或黄光的二极管。
与小白炽灯泡和氖灯等光源相较而言,发光二极管的特点具有工作电压很低(有的仅一点几伏);工作电流很小(有的仅零点几毫安即可发光);抗冲击和抗震性能好,可靠性高,寿命长;通过调制通过的电流强弱可以方便地调制发光的强弱。由于有这些特点,发光二极管在一些光电控制设备中用作光源,在许多电子设备中用作信号显示器。同时,通过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的努力,发光二极管已经在一些领域逐渐替代白炽灯等光源,成为照明技术中的主角。
同时,本领域的相关技术人员对发光二极管灯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制造方法上都有所改进。如
专利号为200720176695.4,名为发光二极管灯条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对发光二极管条形灯的改进之处在于:该实用新型包括发光二极管、线路板、限流电阻、降压电容和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发光元件分别由38个、34个、22个、12个发光二极管串联组成,被焊接在线路板上。然后安装在固定支架上。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安装使用方便,高效节能(与其它变色灯比较,可节省80%以上的能源)、亮度高、使用安全、寿命长(可长达5万小时以上的工作时间)、防震及防水性能;发光二极管可由红、绿、蓝、黄、白等单颜色组成。
由以上可以看出,现有技术以及后续的本领域相关及时人员对发光二极管灯的改进对于发光照明领域来说,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是就目前的技术来看,还是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现有技术所提供的发光二极管条形灯,由于其采用将发光二极管均匀、简单的排列在电路板上,发光二极管的布局不合理,其发光亮度完全依靠发光二极管的数量,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2、同时,现有技术的发光二极管条形灯的电路板所采用的是整块安装,这就使得在电路板的某一位置损坏的时候,整块电路板都需要更换,成本大大增加。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能扩大单位数量的发光二极管照射范围、便于更换以及维修,能有效降低成本的一种发光二极管条形灯。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条形灯,包括:一灯架;一PCB线路板,所述PCB线路板固定安装于所述灯架上;多个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固定于所述PCB线路板上;其中,所述PCB线路板由多个分PCB线路板组合而成;所述多个分PCB线路之间通过一导电件形成电性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所述导电件为一导电条,所述多个分PCB线路之间通过所述导电条形成电性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所述灯架的截面呈半圆形,并在所述灯架上端面形成有一PCB线路板安装部、一导电条安装槽;所述灯架为中空结构,并在所述导电条安装槽内填充有防水树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所述导电件为设置于所述相邻两分PCB线路板之间,并使所述相邻两分PCB线路板形成电性连接的导电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所述分PCB线路板包括相互错位设置的一第一PCB线路板区及一第二PCB线路板区,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形成发光二极管组,并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PCB线路板区及一第二PCB线路板区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每三个为一组,呈“品”字形排列;所述第一PCB线路板区上形成至少一组呈“品”字形排列的发光二极管组;对应于所述第一PCB线路板区上的发光二极管组,所述第二PCB线路板区上亦形成至少一组呈“品”字形排列的发光二极管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精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精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63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