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按键以及生产该注塑按键的模具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06319.4 | 申请日: | 2009-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4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梁良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13/14 | 分类号: | H01H13/14;H01H11/00;B29C45/26;B29C45/4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按键 以及 生产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产品按键,特别是涉及一种注塑按键以及生产该注塑按键的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产品按键有多种形式,有一个按钮的单联按键、两个按钮的双联按键以及多个按钮的多联按键。这些按键一般包括至少两个定位柱、至少一个按钮以及通过按钮底部的复位筋与按钮相连的框架。所述定位柱在产品中保持按钮与电子产品中轻触开关之间的距离。
现有技术中,常因为定位柱的自由端在按键生产过程中产生毛边而使定位柱的实际长度比设计高度要高,造成按钮与轻触开关的间距变大。这样的按键装配到电子产品上后,若按钮与轻触开关的实际间距比设计间距稍大,用户可能需要用劲按压按钮才能触发轻触开关;若按键与轻触开关的实际间距与设计间距相差很大就有可能造成按键失效。
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装有注塑按键1的电子产品剖面图。电子产品包括注塑按键1、壳体3、印刷电路板4以及安装在印刷电路板4上的轻触开关2。其中,注塑按键1还包括按钮10、通过按钮10底部的复位筋12与按钮10相连的框架(未示出)、以及定位柱14。定位柱14的一端与所述框架连接,该端是中空的与壳体3上的定位小柱31配合将注塑按键1限位在壳体3与印刷电路板4之间。定位柱14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注塑按键1安装在电子产品中时,定位柱14的自由端还可通过螺钉固定在印刷电路板4上。设置定位柱14的目的是保持按钮10与轻触开关2的距离。在用户按压按钮10后,按钮10与轻触开关2接触,达到操作电子产品的目的。当用户松开按钮10后,在复位筋12及轻触开关2的复位弹力的共同作用下,按钮10回到原来的位置,此时按钮10就与轻触开关2分开。
然而,现有技术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由于定位柱14的自由端是平面的,因此定位柱14在注塑过程中通常会在自由端出现毛边。请参看图2,所示为生产图1中定位柱14的模具20的剖面图。模具20包括后模仁22、顶针24、镶针26以及前模仁28。顶针24的顶端为平面设计,由于后模仁22的孔及顶针24的加工误差及磨损会造成后模仁22与顶针24之间存在间隙。因此,定位柱14在注塑过程中在其C表面容易沿轴向产生毛边。毛边的出现使定位柱的实际高度比设计高度H要大,当注塑按键1安装在电子产品上后,按钮10与轻触开关2的实际距离要比设计距离大,因此就会造成按键不灵敏,若所述实际距离过大还会造成按键失效的状况。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注塑按键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注塑按键,可以准确确定注塑按键的定位柱高度,从而解决注塑按键在注塑过程中产生毛边引起按键安装在电子产品上后按键不灵或按键失效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注塑按键,包括至少一个按钮;通过所述按钮底部的复位筋与按钮相连的外框;以及至少两个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一端与所述外框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定位柱的自由端为凸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定位柱与所述框架连接的一端是中空的。
优选地,所述复位筋呈弯曲状且对称设置于按键底部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凸形结构呈圆柱形,其底面直径小于定位柱的底面直径。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生产注塑按键的模具,所述模具包括一个后模仁、一个顶针、一个镶针以及一个前模仁,所述顶针可在所述后模仁中移动,镶针与前模仁为一体式设计,注塑时前、后模仁组合在一起,所述顶针的顶部设计有一个凹槽,该凹槽与所述定位柱的凸形结构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镶针与前模仁的连接处为倒角设计。
优选地,所述凹槽呈圆柱形且是一体成形。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注塑按键定位柱的凸形设计,从而确保定位柱的高度,避免按键安装好后存在按键不灵或按键失效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装有注塑按键的电子产品剖面图;
图2是生产图1中注塑按键定位柱的模具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按键的结构图;以及
图4是生产图3中按键定位柱的模具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解释和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不构成任何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63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