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车型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06195.X | 申请日: | 200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90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冯俊明;胡青;卢礼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型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车身焊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适用多种车型的支撑与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汽车工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外资品牌与自主品牌同时发力开拓我国的汽车市场,竞争如火如荼。中国市场消费力几乎可以覆盖所有档次的车型,消费者对汽车品种的需求更趋向多元化,这就要求企业加大产品的多元化,同时提升市场应变能力以消除产品多元化的风险,提升市场竞争力。
白车身焊装线是汽车量产的最重要的前提,其从设计到使用周期长的特点成为企业提升市场应变能力的一瓶颈。现有的汽车白车身焊装线一般采用单一车型焊装线的模式,由于焊装线开发设计周期长、成本大,当车型更新换代时焊装线也需要进行重新设计,这不仅增加了项目的成本,带来了巨大的资源浪费,还影响了项目的整体进度。适用多车型的焊装线可解决上述的难题,此类焊装线中所有的车型钣金均要求有相同大小、位置的下部支撑面和定位孔,夹具的支撑型块和定位销是不可切换的,这就要求车身钣金设计部门有相当深厚的设计功底,对不同车型的下部支撑面和定位孔进行标准化设计,目前国内汽车公司的设计能力稂莠不齐,大多无法达到上述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车身焊接定位装置只能适用单一车型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能在同一生产线上可适应不同车型的支撑与定位装置,使在同一生产线上能使用不同车型的生产。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车型定位装置,其中,包括支座、通过一旋转轴可旋转支撑在支座上的安装板、与安装板的一侧边的端部连接且可旋转支撑在支座上的第一气缸、支撑在支座上且对安装板进行定位的第二气缸,在安装板的连接第一气缸的另一侧边设有与第一气缸相对的第一定位销,在安装板设有第一定位销的相邻侧边设有第二定位销。
在所述旋转轴上设有限位板,在所述支座上分别设有与限位板配合的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限位板分别在不同位置处与所述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配合限定安装板的旋转。
在安装板朝向第二气缸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在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朝向第二气缸的端面上分别设有与第二气缸输出轴配合的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
所述第二气缸通过一支撑架固定连接在支座上。
在所述安装板的设有第一定位销的侧边上设有第一支撑板;在所述安装板的设有第二定位销的侧边上设有第二支撑板。
所述第一定位销通过一第一连接板与安装板连接;所述第二定位销通过一第二连接板与安装板连接。
与现有的车身焊接时的定位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车型定位装置将安装板设置成可自由旋转的结构形式,当需要匹配不同的车型时,将相适应的定位销旋转到合适位置即可适应不同车型的需求。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车型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车型定位装置包括支座1、通过一旋转轴41可旋转支撑在支座1上的安装板4、与安装板4的一侧边的端部连接且可旋转支撑在支座1上的第一气缸2、支撑在支座1上且对安装板4进行定位的第二气缸3,在安装板4的连接第一气缸2的另一侧边设有与第一气缸2相对的第一定位销44,在安装板4设有第一定位销44的相邻侧边设有第二定位销43。
本实用新型的多车型定位装置能够适用两种车型在焊接时对车身进行定位,但为了适用更多车型的焊接定位,也可以在安装板4上增加适量多的间隔设置的定位销(43,44),定位销(43,44)与车身上的安装孔或者是装配孔卡合对车身进行定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在所述旋转轴41上设有限位板411,在所述支座1上分别设有与限位板411配合的第一限位块11和第二限位块12,所述限位板411分别在不同位置处与所述第一限位块11、第二限位块12配合限定安装板4的旋转,限位板411与第一限位块11、第二限位块12的配合只是对安装板4在不同位置时的初步定位,在具体应用中,如图1所示的状态,限位板411与第一限位块11卡合对安装板4进行初步定位,然后由第二气缸3与第二定位块42配合对安装板4进行精确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61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