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称重平板传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05904.2 | 申请日: | 200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5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业;陈行开;王春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洪业;陈行开;王春国 |
主分类号: | G01G3/14 | 分类号: | G01G3/14;G01G19/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永杰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8 | 代理人: | 王志强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称重 平板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称重传感器,准确地说是一种应用于车载的称重传感器,该传感器能够适于各种车辆的载重测量。
背景技术
称重传感器,主要应用于工业和交通运输中进行称重测力,工业低外形传感器,通常采用的是异形截面环状传感器,该环状传感器是将筒式弹性元件四周开槽以正应力方式工作的结构,四边槽作为应力分布调节用,以改善输出线性。目前,这种环状传感器典型量程最大为2000吨。
还有一种为便携式车轴称重平板传感器,该传感器采用铝合金整体结构,背面铣出多个槽,受力面为平板,典型的量程为15吨。
这两种传感器都可应用于车辆称重,其中,环状传感器能够适应于多种工业设备测力,应用范围广阔,但是其抗偏载及侧向力差,影响测量精度;便携式车轴称重平板传感器结构稳定,不易受到外来因素影响,但是量程小;环状传感器和便携式轴垂平板称重传感器一样,都具有较大的外形尺寸,特别是高度,通常都是45-50mm左右,这对车辆的安装造成很多局限。
特别是在车辆工业高度发展的今天,车辆的制作要求精度很高,车载称重传感器安装于车辆上,不能影响到车辆原有结构,不能影响到车辆重心的设置,安装要求称重传感器高度≤10mm,因此上述的传感器都不适合于目前的车辆配套改装。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车载称重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小的尺寸,高度低的外形和大的称重量程,能够适应于现有车辆的改装。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称重平板传感器,该传感器利用结构的改变,在很小的外形内具有很大的量程,能够满足多种车辆的改装,且结构简单,容易制作和安装。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称重平板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该传感器包括电阻式传感器、承力台、应变梁和基座,电阻式传感器通过测量其承载物品的应力来实现物品的重量测量;承力台为平板状结构,负荷所称重物体(也称载重);承力台的两侧具有应变梁,电阻式传感器固定于应变梁上,感应应变梁的变形来计算负荷;应变梁的外侧固定有基座,通过基座将该传感器固定于车辆上。
在承力台负荷的载重比较小时(通常为50吨以下),电阻式传感器随着应变梁的变形而变形,并产生电信号输出,通过计算可以准确地得出载重的重量。
当载重的重量比较大时,应变梁变形大,甚至会导致变形,载重对应变梁、基座的影响很大,该传感器有可能不能负担载重的重量,此时可在承力台的底部设置至少一个力分流器,在传感器受力时候,力分流器被下压,弹性地顶持于基座上,从而将力分流到支撑该传感器的托架或者其它部件上,使传感器本身只受到部分压力,可以大大提供该传感器称重的量程。
所述力分流器,其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均匀设置于传感器的底部,以平衡地进行较大量程时力的分流。
所述力分流器,其最好是弹性元件制作,以能够有效地进行力的缓冲分流。
所述基座,在超大量程(如100吨)时,其设置有挠性结构或者通过挠性部件固定传感器,挠性结构或挠性部件,能够有效地进行缓冲,降低通常设计中对基座刚度的要求。
上述的挠性结构,是在传感器两侧的基座上,沿着基座的竖向开设竖槽,该竖槽构成挠性结构,避免在承受较大载重时,小尺寸基座因刚度不够带来的不良影响。
上述的竖槽,根据基座的尺寸,至少设置有一个,且基座设置两个以上竖槽时,竖槽交错开设。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的结构,通过平板状承力台结合应变梁的设置,将称重用的电阻式传感器巧妙地设置于应变梁上,能够有效地减小整个传感器尺寸、使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小的尺寸和外形,能够适应于现有车辆的改装。
且该传感器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在载重大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力分流器的设置,将力有效地分流,能够大大地提高称重的量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做详细说明。
图1所示,为安装于一辆载重100吨的车辆所采用的新型称重平板传感器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新型称重平板传感器主要包括有基座1、应变梁2、承力台3和电阻式应变片5(电阻式应变片作为电阻式传感器进行变量感应测量),承力台3为称重部位,应变梁2根据承力台的载重进行应力变形,其中,应变梁2的四个位置开设有四个凹槽6,凹槽内分别设置有电阻式应变片5,电阻式应变片5根据应变梁2的变形进行测量,并产生电信号输出,可通过对电信号的检测计算载重的具体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洪业;陈行开;王春国,未经王洪业;陈行开;王春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59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