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LCD显示器件角碎的背光源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04942.6 | 申请日: | 2009-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8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程言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帝显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cd 显示 器件 背光源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晶显示的背光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广泛应用于手机、数码相机、.MP4、PDA、GPS、车载DVD、便携式DVD、电子数码相框和Notebook等产品防LCD显示器件角碎的背光源结构。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CD)广泛的应用于显示技术领域,液晶的显示通常是通过两块导电玻璃形成电场驱动位于导电玻璃之间的液晶实现显示的功能,但液晶本身不能发光,因此需要借助外部光源真正实现显示功能,通常为增加LED或者其它外部光源的背光源结构。通常,背光源内框(放LCD的位子)都是采用普通的直角结构设计,此结构经常会因为公差、尺寸配合等问题,在LCM模组组装时,造成LCD显示器件角与背光源内框角相干涉,导致LCD显示器件角碎的不良。一旦出现LCD显示器件角碎的情况,则整个LCM模组就基本就报废,从而给公司和客户带来重大经济损失。LED背光源的LED通常有边视(Sideview)和顶视(Top view)等布置方式,Side view LED通常是将LED布置在有FPC引线的FPC基板上,然后装入导光板;采用此种结构,对FPC材料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较大面积的FPC板才能制作出合适FPC基板,不利于降低整个背光源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LCD显示器件角碎的背光源结构,在背光源的内边框的内框角都采用避空位且对避空位采用倒圆角结构设计,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容易导致LED角碎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LCD显示器件角碎的背光源结构,包括LCM模组和背光源框,所述的LCM模组包括LCD显示器件和FPC基板,所述的LCD显示器件包括反射板层和光源组件,所述的背光源框的内边框,该内边框为胶框,在该内边框的内框角设置有凹入背光源内边框的避空位,所述的LCM模组固定于背光源内边框内。
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的LCM模组包括LCD显示器件和FPC基板,所述的LCD显示器件包括反射板层、光源组件、扩散片层、至少一层增光片层、遮光贴布层,所述的反射板层、光源组件、扩散片层、增光片层、遮光贴布层依次布置,固定于所述的背光源内边框内。
更为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的避空位为沿背光源内边框30-60度倾角凹入,凹入深度为背光源内边框的1/5~1/4,且为倒圆角结构。
更为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的光源组件包括导光板、LED光源,所述的导光板侧边至少一侧开有固定LED光源的槽,该LED光源固定于所述的槽内,所述的LED光源为LED粘附于FPC基板上的边视结构。
更为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的LED光源为单芯片LED和/或多芯片LED封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对背光源框的内边框的内框角采用避空位且对避空位采用倒圆角结构设计,增加了背光源内框的弹性和LCM模组的安装空间,能有效的解决LCD显示器件易角碎的缺陷,且几乎不会增加制作成本,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同时,本实用新型的LED光源采用LED粘附于FPC基板上的边视结构,节约了整个背光源的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边角A部分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优选实施例,包括LCM模组1和矩形背光源框2,LCM模组1包括LCD显示器件和FPC基板3,所述的LCD显示器件包括反射板层、光源组件、扩散片层、上下两层增光片层、遮光贴布层,所述的反射板层、光源组件、扩散片层、增光片层、遮光贴布层依次布置,固定于背光源框2的内边框内。背光源框2的内边框为胶框,在该内边框的内框角设置有凹入背光源内边框的避空位21,所述的LCM模组固定于背光源内边框内;该避空位21为沿背光源内边框大约45度角倾角凹入,凹入深度为背光源内边框的1/5~1/4,且避空位21的顶角211为倒圆角结构。在LCM模组组装时,避免LCD角与背光源内框角相互干涉,从而很好的解决了LCD显示器件易角碎的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帝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帝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49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稳定型LCD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