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和市电自动切换的水泵不间断供电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204928.6 | 申请日: | 2009-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4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 发明(设计)人: | 刘飞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兴日生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H02J7/00;F04B49/0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睿智专利事务所 44209 | 代理人: | 陈鸿荫 |
| 地址: | 518116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市电 自动 切换 水泵 不间断 供电 电路 | ||
1.一种太阳能和市电自动切换的水泵不间断供电电路,包括直流电动水泵驱动电路(50),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供电控制电路(10)、太阳能电池供电及其欠压检测电路(20)、蓄电池组供电及其超压/欠压检测电路(30)和市电整流供电电路(40);
所述直流电动水泵驱动电路(50)、太阳能电池供电及其欠压检测电路(20)、蓄电池组供电及其欠压检测电路(30)和市电整流供电电路(40)分别电连接到供电控制电路(10)上;所述蓄电池组供电及其超压/欠压检测电路(30)又分别被电连接到市电整流供电电路(40)和太阳能电池供电及其欠压检测电路(20)上;太阳能电池供电及其欠压检测电路(20)、蓄电池组供电及其超压/欠压检测电路(30)和市电整流供电电路(40)并同时电连接至直流电动水泵驱动电路(50)上;
所述供电控制电路(10)检测所述太阳能供电及其欠压检测电路(20)的供电电压,若高于下限值,由该太阳能电池供电及其欠压检测电路(20)向所述直流电动水泵驱动电路(50)供电;若低于下限值、并且检测到所述蓄电池组供电及其超压/欠压检测电路(30)的电池组电压低于允许放电压,则开启市电整流供电电路(40)向所述直流电动水泵驱动电路(50)供电。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太阳能和市电自动切换的水泵不间断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控制电路(10)采用可编程单片微处理器完成智能控制任务,包括义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EM78P259N的集成电路。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太阳能和市电自动切换的水泵不间断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电控制电路(10)的单片微处理器检测到所述蓄电池组供电及其超压/欠压检测电路(30)的蓄电池组电压值达到充电电压上限值时,即由所述单片微处理器输出低电平至所述市电整流供电电路(40)的晶体管Q5基极,使之截止,以至使继电器RY1释放,从而中断市电经整流器对该蓄电池组供电及其超压/欠压检测电路(30)的蓄电池组充电。
4.按照权利要求1或3所述太阳能和市电自动切换的水泵不间断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组供电及其超压/欠压检测电路(30)的电池电压VB经分压电阻R12、R13和滤波单元的电容C8、C7和电阻R11接到所述供电控制电路(10)的EM78P259N集成电路的P51/A1脚。
5.按照权利要求1或3所述太阳能和市电自动切换的水泵不间断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供电及其欠压检测电路(20)的供电电压经分压电阻R4、R5和滤波单元的电容C3、电阻R6接到供电控制电路(10)的EM78P259N集成电路的P50/A0脚。
6.按照权利要求1或3所述太阳能和市电自动切换的水泵不间断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电控制电路(10)的EM78P259N集成电路的P61脚经市电整流供电电路(40)的电阻R17、晶体管Q5连接到继电器RY1和二极管D6上。
7.按照权利要求1或3所述太阳能和市电自动切换的水泵不间断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电控制电路(10)的EM78P259N集成电路的P66脚经蓄电池组供电及其欠压检测电路(30)的电阻R8接至晶体管Q1基极,P66脚输出高电平令Q1导通,则Q2也导通,太阳能或市电整流电压UH对所述蓄电池组充电,对所述水泵构成浮动供电。
8.按照权利要求1或3所述太阳能和市电自动切换的水泵不间断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电控制电路(10)的EM78P259N集成电路的P67/IR脚经直流电动水泵驱动电路(50)的电阻R10接至晶体管Q4基极,P67/IR脚输出高电平令Q4导通,以驱动所述水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兴日生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兴日生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492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