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桶式洗衣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04701.1 | 申请日: | 200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5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温清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清武 |
主分类号: | D06F31/00 | 分类号: | D06F31/00;D06F37/30;D06F37/14;D06F39/08;A61L2/20;A61L10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刘健;黄韧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桶式 洗衣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衣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多桶式洗衣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卫生意识越来越强。因此,人们对衣物的分类洗涤有了更高的要求。而现有的洗衣机大多只有一个洗衣桶,洗涤时要把全部衣物放进该洗衣桶中一起洗涤,这样会造成衣物间的相互污染,特别是袜子、内裤等易携带细菌或病毒的衣物会造成交叉感染,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为避免这种情况,人们只有将衣物分类(按衣物分类或者按人物分类)作几次洗涤,但是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还浪费水电资源。
综上可知,所述现有技术的洗衣机,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桶式洗衣机,其可以实现衣物分类同时洗涤,达到高效率的专人专用和/或专物专用式洗涤,避免衣物之间相互污染及传播细菌和病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桶式洗衣机,所述多桶式洗衣机包括多个洗衣桶和一电机,所述电机轴接有第一齿轮,所述每个洗衣桶底部均轴接有一第二齿轮,所述电机的第一齿轮与至少一个所述洗衣桶的第二齿轮相互齿接,由所述电机通过驱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来控制每个洗衣桶转动工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桶式洗衣机,所述电机的第一齿轮分别与每个洗衣桶的第二齿轮相互齿接;或者
所述多个洗衣桶的第二齿轮串联齿接,所述电机的第一齿轮与其中的一个第二齿轮相齿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桶式洗衣机,所述每个洗衣桶包括外壳和内胆,所述内胆的底部设有多个相互对称的凸条,所述内胆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凸条对应的多个凸柱,所述内胆的内壁上还镂空有多个条形缝隙,并且该条形缝隙延伸至所述内胆的底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桶式洗衣机,所述内胆的高度为外壳高度的一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桶式洗衣机,所述每个洗衣桶的高度相同;每个洗衣桶的直径相同、部分相同或者不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桶式洗衣机,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多个洗衣桶的底部并位于多个洗衣桶底部的中间处,所述电机下端设有所述第一齿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桶式洗衣机,所述每个洗衣桶的底部设有至少一臭氧管接口,所述多桶式洗衣机内设有至少一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管接口与所述臭氧发生器通过一臭氧管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桶式洗衣机,所述洗衣桶的进水口和排水口一体设计为一个进/排水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桶式洗衣机,所述每个洗衣桶的进/排水管的直径大小相同,所述每个洗衣桶的进/排水口的直径大小与各洗衣桶的直径成正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桶式洗衣机,所述多桶式洗衣机设有进/排水装置,该进/排水装置包括若干个相互组接的三通阀构成的三通阀组;该三通阀组的一端分别接入每个洗衣桶的进/排水口,该三通阀组的另一端分别接有两个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由一个电机通过驱动齿轮带动控制多个洗衣桶转动工作,可同时对每个人的袜子、内衣等各种衣物进行分类同时洗涤,达到高效率的专人专用和/或专物专用式洗涤,避免衣物之间相互污染及传播细菌和病毒,提升了衣物洗涤环节的卫生与健康效果。更好的是,所述多桶式洗衣机为全自动式小型洗衣机,并且每个洗衣桶的进/排水管为一体设置以进一步节省整体体积和重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桶式洗衣机的第一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多桶式洗衣机的第二立体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多桶式洗衣机的第三立体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多桶式洗衣机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多桶式洗衣机的仰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多桶式洗衣机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清武,未经温清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47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