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远光灯反馈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04401.3 | 申请日: | 2009-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9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黄筱权;李滔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26 | 分类号: | B60Q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远光灯 反馈 装置 包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的部件及包含该部件的汽车,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远光灯反馈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汽车。
背景技术
在夜间行车时,驾驶员为看清路面,通常会使用远光灯。在车辆交会时,为避免远光灯影响对面车辆驾驶员的视线,交通法规规定交会车辆在相距一定距离内必须关闭远光灯。然而,在日常行车中,部分驾驶员并未遵守相关规定,常因远光灯影响对面车辆驾驶员的视线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现在已经有一些技术能解决这一问题,如公开号为CN101428584A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汽车远光灯控制装置。该装置是在车上配备无线收发装置,用来控制对方车辆远光灯的强弱,当司机感到对方的远光灯太强了,可通过该装置调小对方车辆远光灯的光强。但该装置能够起作用的前提是对方车辆也装备了同样的装置,否则即使本车安装了也无用。因此要想该装置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最好是所有车辆都安装该装置,而这一点并不容易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汽车远光灯反馈装置,当对面有开着远光灯的车辆驶近时,该汽车远光灯反馈装置能给对面车辆的驾驶员一个提示,使其关闭远光灯。本实用新型同时提出一种包含该汽车远光灯反馈装置的汽车。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远光灯反馈装置,包括:可相对车身转动的转动部件,安装在转动部件上可随转动部件同步转动的且可反射对面车辆远光灯光线的反射镜,安装在转动部件上可随转动部件同步转动的且可采集对面车辆远光灯光线的探头,与探头和转动部件电连接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探头采集的对面车辆远光灯的光线信号向转动部件输出控制信号,控制转动部件转动到正对对面车辆。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镜由至少两块镜片构成,所述至少两块镜片并排设置在安装架的正面且相邻镜片之间有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镜片有六片平面镜片。
进一步地,所述镜片为六片非平面镜片,所有镜片共同构成凸镜。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包括上述的汽车远光灯反馈装置,所述汽车远光灯反馈装置安装在冷凝器和进气格栅之间且所述反射镜面向车辆前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对面有开着远光灯的车辆驶近时,该汽车远光灯反馈装置中的探头能探测到对面车辆的远光灯光线并将探测信号输入控制模块中,控制模块进行分析后向转动部件发出控制信号,使转动部件向对面车辆所在的方位转动。而反射镜是安装在转动部件上并随转动部件同步转动的,因此反射镜能将对面车辆的远光灯光线部分反射到对面车辆上并使该车辆的驾驶员感受到,促使对面车辆的驾驶员关闭远光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汽车远光灯反馈装置从本车车内看过去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右视图;
图4是图1的后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汽车远光灯反馈装置中各伺服汽缸安装方位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汽车远光灯反馈装置的控制原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汽车远光灯反馈装置在车身上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所使用的术语以及关于位置关系的名词仅仅是为了方便本实用新型的描述,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以该汽车远光灯反馈装置100所在车辆的驾驶员为基准,向驾驶员的左手方向为左,向驾驶员的右手方向为右。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汽车远光灯反馈装置100,包括:安装架1、反射镜2、第一探头31、第二探头32、第三探头33、第四探头34、第五探头35、第一伺服汽缸41、第二伺服汽缸42、第三伺服汽缸43、支撑座5、控制模块6、第一比例压力阀71、第二比例压力阀72和第三比例压力阀73。本实施例的汽车上带有车载压缩气源,包括空气压缩机、储气罐及其它相关部件等,由于这些都是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不作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44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用汽车超速语音报警器
- 下一篇:车船用货物防盗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