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爆破式灭火水弹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04230.4 | 申请日: | 2009-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00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丁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坤能工业仿真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F42B12/36 | 分类号: | F42B12/36;A62C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爆破 灭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灭火类装置,具体是一种可形成冲击式水雾的爆破式灭火水弹。
背景技术
火灾给人类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是灾难性的,因此大家都在不断寻找快捷有效,安全的灭火方式。在火源附近形成水雾是灭火的最有效方式之一,但是目前的水弹技术例如用于森林灭火的直升机吊罐灭火,飞机喷撒灭火等,由于飞机高度问题很难在火源附近形成水雾;在日常消防灭火中,目前主要使用消防灭火水炮,但是对于灭火水炮无法达到的死角目前尚缺乏有效的形成水雾的灭火装置,特别是消防人员冲进火场救人时,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另外对于冲击灭火,目前采用的有爆破灭火和干粉灭火水弹等,前一种方式对火源周围造成较大损失和伤害,后一种同样体积情况下与冲击水雾效果相比差一半以上。综上所述,目前尚无一种能形成冲击式水雾的灭火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了一种可产生冲击式水雾的爆破式灭火水弹,提高灭火的效率。
为实现该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爆破式灭火水弹,包括一个用于盛装水或水溶剂的软体结构的密闭容器,该密闭容器内部设置有爆炸装置。
作为改进,所述密闭容器上设置有用于注入液体的管道装置。作为进一步改进,上述管道装置采用单向注入结构。
作为改进,所述爆炸装置和密闭容器之间采用易插拔结合结构。
作为改进,所述爆炸装置中包括分开放置的炸药和引信,引信与炸药之间采用易插拔结合结构。
作为改进,所述密闭容器内设置有确保炸药的中心定位的筋状结构。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灭火水弹的外部还安装有悬挂部件。
该结构的灭火水弹通过引爆爆炸装置,使容器破裂,使装于其内的水或水溶剂随爆炸力从容器破裂处涌出,形成冲击式水雾,迅速扑灭火源。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灭火效果好和成本低的特点,可以广泛用于日常消防以及森林灭火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部分剖切开的结构透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之一的剖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爆破式灭火水弹主体主要是软体结构,采用PVC材料,当然也可以是如橡胶,尼龙等其他材料所制成的一个密闭容器1,该容器的形状可以是本具体实施例之外的其他任意密封形状,该密闭容器用于盛装水或水溶剂;该密闭容器内部设置有爆炸装置2,通过引爆爆炸装置,使容器破裂,水或水溶剂随爆炸力从容器破裂处涌出,形成冲击式水雾,迅速扑灭火源,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可以按照设计方式和方向定向破裂,以获取更好的灭火效果。
为方便携带和保存,所述密闭容器上设置有用于注入液体的管道装置3,这样,在需要使用时直接注水即可;为了获取密闭在结构上的简单,所述管道装置采用单向注入结构。
所述灭火水弹的外部还安装有悬挂部件4。本实用新型的灭火水弹有多种使用方法;直接投掷使用、遥控式使用、导火线点燃式等;也可以定向爆破,可以使用枪式发射器等。
在具体实施中,本实用新型中的爆炸装置中,密闭容器和爆炸装置之间采用的是插拔式结构安装,通过即插即用的方式保证本装置的存储、使用安全和炸药和引信分开放置;而且炸药和引信也采用插拔式结构安装,在需要时才组装到产品上,提高运输和储存的安全性。
如图3所示,为了保证炸药在装置的时候可以处于整个弹体的中心位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采用了在密闭容器内设置筋状结构5的设计方案,以确保炸药的中心定位。该筋状结构也可以是其他结构模式,其具体的结构模式设计属于公知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的使用是:平时储存的时候,灭火水弹的软体密闭容器内没有放置炸药和引信,也没有灌装水或水溶剂;当使用的时候,将容器打开,放置入炸药并接好引信,盖装密闭好,通过管道装置灌注水或水溶剂;以上步骤就绪之后,就可以使用,具体使用的方法包括有直接投掷使用、遥控式使用,也可以定向爆破,还可以使用枪炮式发射器远程投掷等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坤能工业仿真技术中心,未经北京坤能工业仿真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42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