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杆泵无杆动力传递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03963.6 | 申请日: | 200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6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杜青忠;戚威;刘康;宋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青忠;戚威 |
主分类号: | F04C15/00 | 分类号: | F04C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4118 辽宁省盘锦***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杆 泵无杆 动力 传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采油用螺杆泵的动力传递装置,涉及一种螺杆泵无杆动力传递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采油用螺杆泵的动力传递装置,是利用抽油杆传递地面电机的扭矩带动井下螺杆泵转动来举升原油,是一种旋转运动的有杆泵,由于不断地扭转,长时间使用,抽油杆接箍松脱,丝扣损坏,特别是在下泵较深、负荷较大的井中更为严重;另外在丛式井、定向井和斜井中,地面驱动系统还要经受抽油杆的损坏和抽油杆与油管偏磨产生的漏失问题,造成油田产量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螺杆泵无杆动力传递装置,是利用管柱替代抽油杆传递螺杆泵工作所需的动力,采油过程中,螺杆泵悬挂锚定于套管内壁,通过井下密封换向机构与管柱连接地面驱动机构,通过管柱将动力传递至螺杆泵转子,螺杆泵转子旋转使原油沿管柱被提升至地面,无需向井内下放抽油杆,减少作业时间,提高油井产量,避免抽油杆施工作业时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及风险。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螺杆泵无杆动力传递装置,由滚子轴承、侧盖、压环、调心轴承、上压盖、动力输入轴、齿轮组、中心管、管柱、转换体、压帽和连接体组成,其特殊之处是:由滚子轴承、侧盖、压环、调心轴承、上压盖、动力输入轴、齿轮组和中心管构成地面驱动机构,由转换体、压帽和连接体构成井下密封换向机构,管柱上端与地面驱动机构中的中心管丝扣连接,下端与井下密封换向机构中的转换体丝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无需向井内下放抽油杆,采用管柱替代抽油杆作为螺杆泵的动力传递机构,减少作业时间,提高油井产量,避免抽油杆施工作业时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及风险。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附图中:1是滚子轴承、2是侧盖、3是压环、4是调心轴承、5是上压盖、6是动力输入轴、7是齿轮组、8是中心管、9是管柱、10是转换体、11是压帽、12是连接体。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描述一个实施例:附图中由滚子轴承(1)、侧盖(2)、压环(3)、调心轴承(4)、上压盖(5)、动力输入轴(6)、齿轮组(7)和中心管(8)构成地面驱动机构,由转换体(10)、压帽(11)和连接体(12)构成井下密封换向机构,管柱(9)上端与地面驱动机构中的中心管(8)丝扣连接,下端与井下密封换向机构中的转换体(10)丝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青忠;戚威,未经杜青忠;戚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39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