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满液节能高效旋流组合式换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03926.5 | 申请日: | 200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2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杨铁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铁君 |
主分类号: | F28D1/04 | 分类号: | F28D1/04;F28F1/40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韩辉 |
地址: | 110001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高效 组合式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城市污水的满液节能高效旋流组合式换热器,是对现有单流道壳板式换热装置结构的改进,属于国际专利分类表中F28D9/02(2006.01)I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城市污水是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总和,包括原生污水与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是城市余热可再生利用的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此类清洁能源并作为热泵冷热源为建筑物供热与制冷,具有重要的节能与环保价值。此类清洁能源的利用一般由热能的提取与转化两个过程组成,提取过程是由换热介质(通常是清洁水)与污水进行换热,转化过程是由换热介质再进入热泵机组进行热量传递和提升。
现有用于城市污水的换热器都存在缺陷: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虽然容易清洗维护,但本身的换热性能不如板式,在小温差等更不利的条件下,必然投资大、占地面积大;传统的板式换热器虽然适用于小温差、大流量、大换热面积需要高效换热的情况,但由于板间距很小,易造成堵塞,且难以清洗维护。为此,人们对用于城市污水的换热器进行了研究,例如,公开号为CN201096463的实用新型专利,给出了一种《污水及地表水冷热源单流道壳板式换热装置》,它由换热夹板、外壳体、夹板连接右腔体、左封头、右封头、污水或地表水进口、污水或地表水出口、换热介质进口、换热介质出口、封头隔板和夹板连接左腔体组成,换热夹板自上而下固定在外壳体内,奇数和偶数(自上而下的第一个换热夹板和第二个换热夹板之间、第三个换热夹板和第四个换热夹板之间……)之间的换热夹板的右瑞连接有夹板连接右腔体,偶数和奇数(自上而下的第二个换热夹板和第三个换热夹板之间、第四个换热夹板和第五个换热夹板之间……)之间的换热夹板的左端连接有夹板连接左腔体,使外壳体内的换热夹板形成多壳程,左封头和右封头分别固定连接在外壳体的左右两侧上,污水或地表水进口固定在外壳体的上端,污水或地表水出口固定在外壳体的下端,换热介质进口与底端的换热夹板相连通,换热介质出口与顶端的换热夹板相连通,左封头和右封头内均设有封头隔板,封头隔板将换热夹板分成多板程,数量与壳程数对应。
上述技术方案给出的单流道壳板式换热装置虽具有无需前置水处理、很容易清洗维护、提高了换热效率和减小了现有换热器的占地及投资等特点,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与传统换热器同样的缺点:
1、换热面积小;2、换热温差大;3、使用寿命低;
4、节能系数低;5、防腐蚀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给出一种新型的满液节能高效旋流组合式换热器。该满液节能高效旋流组合式换热器无需任何前置水处理,即可以通过污水中任意大小的悬浮物式颗粒,本实用新型具有效率高、不腐蚀、易于清洗和维护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给出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种满液节能高效旋流组合式换热器,包括有设备外壳体,设备外壳体上设有原生污水进水口、原生污水出水口、中介水进口和中介水出口,其特点是所述设备外壳体内由上而下设有多层横排管的换热多流道,其中换热多流道的第一层横排管与第二层横排管、第三层横排管和第四层横排管、第五层横排管与第六层管横排管、……、构成了换热多流道的右腔体;换热多流道的第二层横排管与第三层横排管、第四层横排管与第五层横排管、第六层横排管与第七层横排管、……、构成了换热多流道的左腔体;所述设备外壳体内还设有由换热多流道的最上层横排管的外壁与设备外壳体内壁构成的中介水腔体及换热多流道的上层横排管与下层横排管之间形成的满液式的中介水腔体;所述设备外壳体的侧壁设有左封盖和右封盖,设备外壳体的内壁设有左侧封头隔板和右侧封头隔板,左侧封头隔板和右侧封头隔板的一端分别与设备外壳体的内壁相连接,左侧封头隔板和右侧封头隔板的另一端分别与换热多流道的横排管端头相连接。
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换热多流道的每一根横排管均采用的是内侧双螺旋式换热管,可使污水在管中以旋转的方式流动,从而大大的增加了换热面积,彻底解决了换热管中间部分水流的热交换损失问题。
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换热多流道的每一层横排管之间的间距为5~15mm,且上层横排管与下层横排管之间为错位排放,这样即有效的增加了换热,使中介水的流向是强行包履每一根换热管流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铁君,未经杨铁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39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料大棚智能卷帘控制器
- 下一篇:用于健身器材的塑木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