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回转蠕动型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03457.7 | 申请日: | 200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4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标;李福生;张明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文标 |
主分类号: | B01J19/24 | 分类号: | B01J19/24;B01F5/06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郭元艺 |
地址: | 110031 辽宁省沈阳市皇***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蠕动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物料反应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于多种粘稠流体相互混合、反应或粘稠流体与固体粉粒混合、反应的回转蠕动型反应器。
背景技术:
粘稠流体在混合、反应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任务包括如下两个:把多种粘稠的流体混合,并使他们均匀分布和分散;把粘稠流体和固体粉粒混合,并使固体粉粒在粘稠流体中均匀分布和分散。只有在这个基础上,物料才能实现最大化的混合以及最彻底地进行相关的化学反应,而物料的反应效果和混合程度取决于物料混合、反应的方式,尤其是,混合方式的不同决定了物料反应的效果和效率。
一般的混合反应的方式,如搅拌混合式、回转窑式等,会出现如下的问题:
(1)搅拌混合式,固体粉粒或某流体会在另一较大量的流体中被包裹,且会存在于被切割成较大粒径的混合料块中,无法进行更细致的混合。当产品的粘稠度较高时,采用搅拌式混合反应器往往会出现靠反应器壁的部分搅拌不均匀及产生反应死角的情况,这样势必会造成物料沉淀、分层离析等现象的发生。
(2)回转窑式,固体粉粒或某流体会在另一较大量的流体中被包裹,形成较大的混合料块,在搅拌过程中近似整体翻动,导致物料相互之间的分散程度变化不大。
上述混合反应设备会出现固体粉粒在粘稠流体内部结块或成团的现象,导致固体粉粒在粘稠流体中分布不均匀,产生处理后的物料块内外不同的现象,不能发生充分的反应,降低了混合的均匀度,以及化学反应的效率,同时也使设备的运行成本加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固体粉粒在粘稠流体中分布均匀,反应充分,混合均匀度高,设备运行成本低的回转蠕动型反应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回转蠕动型反应器,它包括给料单元及反应器本体;所述给料单元的出料口与反应器本体的入料口封接;所述反应器本体采用蠕动回转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蠕动回转结构可选择螺旋变径式盘管结构。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蠕动回转结构可选择C型管结构。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蠕动回转结构可选择波纹管结构。
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蠕动回转结构可选择阶梯型管式结构。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蠕动回转结构还可选择曲别针型管式结构。
其次,本实用新型所述蠕动回转结构还可选择蚊香型管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可设有预混合器;所述预混合器包括入料壳体及预处理胎模;所述预处理胎模与入料壳体的出料端相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预处理胎模可选择板式结构;在所述预处理胎模上设有柱状通孔。
本实用新型还可设有气固分离器;所述气固分离器的入料口接反应器本体的出料口。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固体粉粒在粘稠流体中分布均匀,反应充分,混合均匀度高,设备运行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根据流体动力学原理,流体和类流体的混合效果取决于流体在混合过程中的运动方式,也就是取决于两种或多种流体的接触面积和交叉穿透面积,以及交叉穿透的次数。根据仿生学原理,动物的大肠的回转蠕动混合方式是最理想,最完美的混合方式。因此,本实用新型是利用反应器的形状结构使固体粉粒与较大量物料依回转蠕动方式进行混合反应,来提高各种流体的接触面积和交叉穿透面积以及交叉穿透的次数,同时,又使物料之间的化学反应进行得更彻底,更均匀,使其温度和压力更高,物料酸碱性更均匀,游离的水蒸气或气体含量更大,同时也降低了这种回转蠕动的阻力,提高了反应的效率及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下列内容的表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盘旋式变径反应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C式反应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异型波纹式反应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异型三角波纹式反应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阶梯式物料反应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阶梯式变径反应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曲别针型反应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蚊香型反应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螺纹式反应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C式变径反应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回复式变径反应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文标,未经张文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34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