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印刷机连续供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03096.6 | 申请日: | 2009-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9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德山 |
主分类号: | B41F7/32 | 分类号: | B41F7/32 |
代理公司: | 沈阳火炬专利事务所 21228 | 代理人: | 王欣 |
地址: | 110014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印刷机 连续 供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印刷行业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印刷机连续供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印刷行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印刷物的品质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而印刷企业为了追求印刷物完美质量的同时,也更注重降低损耗,提高经济效益。
原有印刷机的供水装置大多是五辊,其供水方式和顺序是:水由水槽传递到镀铬辊再经胶辊传递到镀铜辊,经胶辊传递版辊和胶辊。该供水装置的缺点是供水棍子过多,供水不够均匀,从而直接影响印刷品质量,造成印刷材料的很大浪费。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降低了印刷材料的损耗,同时又可大大提高印刷品质量的印刷机连续供水装,从而为企业提高了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两端置于印刷机两侧墙板上的版辊、胶辊和水槽,其特征是:在水槽与版辊之间设有三个传递辊,依次为设在水槽上的供水基础胶辊、与版辊相接触的送水版面接触胶辊及设在供水基础胶辊与送水版面接触胶辊之间的镀铬金属辊。三根辊为具有精密侵水性辊,经三根辊的传递所产生均等的水膜后,与油墨的供墨辊同时转移与版辊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与原来旧的供水装置相比在保持水与油墨的均衡的程度方面是截然不同的。不仅降低了印刷材料的损耗,同时又可大大提高印刷品质量。具体是用三个辊供水,比原来供水装置减少了2个辊,简化了结构,减少了制造成本;供水均匀,印刷效果大大提高,从而减少了印刷材料的浪费,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胶辊的材质具有适合的硬度和良好的耐 磨性及侵水性;能大幅度的提高生产效率,可使供水调整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能减少试印品与成品的损耗数量,使其机器的功能与效率大幅度的提升;废品率明显下降,已得到了实际验证;使印刷物的光泽及印刷物的网点的均匀现象得到改善。另外产品设计的合理性,使其操作简单,无需操作者精通熟练。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附图可知,本印刷机连续供水装置主要包括印刷机的两侧墙板9和设在两侧墙板上的水槽5、版辊6、供水基础胶辊1、镀铬金属辊2和送水版面接触胶辊3。图中序号8为版辊6、供水基础胶辊1、镀铬金属辊2和送水版面接触胶辊3的传动机构,由于其与原供水装置结构基本相同,本说明中不在详述。供水基础胶辊1、镀铬金属辊2和送水版面接触胶辊3依次置于水槽5与版辊6之间,供水基础胶辊1设在水槽5上,在与版辊6相接触的送水版面接触胶辊3与在供水基础胶辊1之间设置镀铬金属辊2。其供水方式和顺序是:水由水槽1传递到供水基础胶辊1再经镀铬辊2、送水版面接触胶辊传递到版辊6。经三根辊的传递所产生均等的水膜后,与油墨的供墨辊同时转移与版辊6上。图中序号4为金属横向浮动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德山,未经王德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30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高效皮带跑偏传感器
- 下一篇:具有双刀刃的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