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在万能断路器中使用的插入式接线端子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02482.3 | 申请日: | 2009-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2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 发明(设计)人: | 马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建明 |
| 主分类号: | H01H71/08 | 分类号: | H01H71/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晓峰 |
| 地址: | 315324 浙江省慈溪市周***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万能 断路器 使用 插入 接线 端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万能断路器的构成部件,具体涉及一种在万能式断路器中使用的插入式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断路器用来连接一定范围的内部电路和外部电路,其作用相当于总开关,断路器的的基本结构包括两部分,即接线端子与驱动装置,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接线端子可以连通或者断开电路。断路器的接线端子按照不同的连接方式,可分为板前接线、板后接线和插入式接线端子,采用插入式接线端子的断路器,省略了原有一般断路器的接线端子内所必须的隔离器,提高了使用的经济性,同时给操作与维护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增加了安全性、可靠性。
由于采用插入式接线端子的断路器具有上述优点,因此在操作、维护和替换上都较为方便,故而带有插入式接线端子的断路器在目前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使用。
带有插入式接线端子的断路器,其结构一般分为断路器的本体与插入式接线端子两部分,其中,断路器的本体内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用以驱动插入式接线端子的运动以实现其功能;插入式接线端子部分则分为与断路器的壳体相固定的底架和可在底架内相对移动的端子主体两部分,底架内构成两端开口的腔室,腔室内设有导轨,导轨的外端设有一限位装置,底架内还设有可在底架的架体内的导轨上滑动的端子连接块,当端子连接块滑动至导轨末端时,主电路接入端子连接块;而接线端子主体上的线路与外部电路,也即副电路相连。因此,为了连接主电路和副电路,一般的带有插入式接线端子的断路器都包括动接线端子和静接线端子,动接线端子安装在接线端子的端子主体上;静接线端子安装在底架的端子连接块上,通过动接线端子和静接线端子的连接来完成整个主副电路的连接。
断路器的工作状态分为三种,即:“连接”状态、中间“试验”状态以及“断位”状态。在“连接”状态中,断路器的主、副电路都是连接的;在“试验”状态,主电路分离而副电路是连接的,在“断位”状态中,主、副电路都是分离的。带有插入式接线端子的断路器依如下原理实现上述三种工作状态:断路器的驱动装置驱动端子主体插入位于底架内的端子连接块,此时位于端子主体上的动接线端子和位于端子连接块上的静接线端子相接,导通副电路,此时,由于端子连接块的尚未移动至导轨末端,因此主电路未接通,此为试验状态;端 子主体继续向前移动,并推动端子连接块至导轨末端,此时端子主体上的动接线端子与端子连接块的静接线端子保持连通;端子连接块上的电路与主电路连通,从而实现主副电路均连接,此为连接状态;当需要断电时断路器的驱动装置反向拉动端子主体,并带动端子连接块反向运动,端子连接块首先与主电路脱开,此时主电路短路,副电路保持导通,恢复断路器的试验状态,端子主体继续在驱动装置作用下移动,进一步的拉动端子连接块在导轨内运动,当端子连接块被位于导轨末端的限位装置卡住后,端子主体与端子连接块脱开,从而断开主副电路,此为断路器的断位状态。
由于端子主体上的动接线端子和端子连接块上的静接线端子在插入的过程中存在阻力,易于想到的是,当驱动装置驱动端子主体向前移动时,必然会导致端子连接块也产生向前运动的趋势,这一趋势将导致端子连接块与端子主体上的静、动接线端子间无法插接牢固,进而导致处于“试验”状态下的断路器的副电路接触不良,从而可能造成副电路的输出信号不稳定。为解决这一问题,欧洲专利局公开了申请人为施耐德电气,专利号为FR2796768A1,名称为“Auxiliary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a plug-in electrical low or high voltagepower switch.has connectors with associated slider and guide”的发明专利,如图1所示,该专利描述了一种断路器的接线端子装置,包括架体100,端子主体200和端子连接块101,架体100通过螺孔104固接在断路器上,该结构的接线端子通过在架体100内的端子连接块101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凸起的圆柱102,在架体100内设有两端分别与架体和圆柱102相固接的拉簧103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拉簧103与所述圆柱102的数量及位置相对应,当端子主体200推动端子连接块102向前移动时,拉簧103逐渐伸长,并给予端子连接块101一个与其运动方向相反的拉力,这样即可保证随着拉簧103的逐渐伸长,拉力的作用也将加大,使分别位于端子主体200与端子连接块102上的动、静接线端子始终较为紧密的连接,确保了副电路输出信号的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建明,未经马建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24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多重识别的蓝牙输入装置
- 下一篇:一种硬盘固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