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床架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01916.8 | 申请日: | 2009-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7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胡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国平 |
| 主分类号: | A47C19/22 | 分类号: | A47C19/22;A47C17/5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210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床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床架,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床架。
背景技术
床架是人们家庭中必不可少的家具之一,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加,人们生活空间的逐渐缩小,节约型、功能多样的家具成了人们新的选择趋势;但是现在的床架的床身和床头多为固定连接,床架只能以一种状态供人们使用,功能单一;而床身的下部的空间也得不到充分的使用,造成了生活空间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节约空间、功能多样的新型床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床头和床身,所述床头的下部设有一凸块,床头与凸块固定形成L形结构,在凸块的前面还开设有第一凹槽,并还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配合的高度可调的支撑架;所述床身为一开口朝下的矩形盒状结构,该床身的高度与凸块的高度相等,并还在该床身的内部设有数块垂直于长边侧面的隔板,在床身宽度方向的一侧面上设有一连接块,该连接块设置在该中部,且其上表面与床身的上表面齐平;所述连接块与床头下部的凸块嵌入式旋转铰接于一体。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由上板、下板和支杆组成,在上板和下板的中部设置有带有第二凹槽的矩形凸起,在第二凹槽的侧面上沿着长度方向均匀开有数个螺孔,所述支杆上设置有一铰接孔,两支杆相互铰链成“X”状结构,支杆的两端分别插入下板与上板上的第二凹槽中,并用螺栓固紧。
作为优选,支杆上的两端面为半圆形面。
作为优选,所述铰接孔设置在支杆的中部。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宽为支杆沿着铰接孔轴线方向上的厚度之和。
作为优选,所述凸块的上表面与床头上表面之间的距离等于床身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这种床架的床身和床头通过嵌入式旋转铰接在一起,并在床身的内部设有隔板,将床身旋转为竖直状态,并通过支撑架对其支撑,床身成了一书架,人们可以在床身上放置书籍或是杂物,节约人们的生活空间。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图示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图示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图示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床头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架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床身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4、图6,新型床架包括床头3和床身2,所述床头3的下部设有一凸块6,床头3与凸块6固定形成L形结构,在凸块6的前面还开设有第一凹槽4,并还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4相配合的高度可调的支撑架1;所述床身2为开口朝下的矩形盒状结构,该床身2的高度与凸块6的高度相等,并还在该床身2的内部设有三块垂直于长边侧面的隔板5,并在床身2宽度方向的侧面上设有一连接块7,该连接块7设置在该侧面的中部,且其上表面与床身2的上表面齐平;所述连接块7与床头3下部的凸块6嵌入式旋转铰接于一体。为了不影响床架的整体观感,所述凸块6的上表面与床头3上表面之间的距离等于床身2的长度。
参见图5,所述支撑架1由上板103、下板101和支杆102组成,支杆102的两端面为半圆形面;在上板103和下板101的中部设置有带有第二凹槽104的矩形凸起,所述第二凹槽104的槽宽为支杆102沿着铰接孔轴线方向上的厚度之和;在第二凹槽104的侧面上沿着长度方向均匀开有数个螺孔,所述支杆102的中部设置有一铰接孔,两支杆102相互铰链成“X”状结构,支杆102的两端分别插入下板与上板上第二凹槽104中,并用螺栓固紧。
参见图1至图3,床身2水平放置时,支撑架1降低高度,将其放置在第一凹槽4中,以不占用室内额外的空间,也可以将支撑架1当做凳子使用,人们即可在床身2上睡觉休息;将床身2相对于床头3旋转至竖直,并用支撑架1对床身2的下部进行支撑,这时床架即形成了一书架,床身2的下表面成了书架的前面人们即可在所设置的隔板5上放置书籍或是杂物,节约人们的生活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国平,未经胡国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19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