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叶溅水风冷散热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00098.X | 申请日: | 2009-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22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 发明(设计)人: | 骆金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骆金山 |
| 主分类号: | F25B39/04 | 分类号: | F25B39/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03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溅水 风冷 散热器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风冷散热器
背景技术 现有风冷散热器,由风机和散热器组成,散热器内的管道中循环流动的制冷液所蓄聚的高温由管道外壁上的散热翅片散发到空气中,风机运转产生流动空气不断将翅片散发的热量带走。由于仅靠空气流动散热,其散热效果较差故而制冷效率亦较低,能耗较大。
发明内容 在现有风冷散热器的进风口联接环形水室的矩形敞口前端面,环形水室的圆形后端面亦为敞口并联接安装有旋叶之中心轴的支架,环形水室内设有能随空气流动而围绕中心轴旋转的旋叶,环形水室围壁下部前、后端面各设有竖向挡水板与围壁构成蓄水腔,挡水板的上边缘高于旋叶的下端点,环形水室的上部设有滴水管,环形水室底部设一虹吸排水管其进水口设于水室最低处,出水口设于挡水板的外侧并低于水室底部,虹吸排水管的最高点低于挡水板的上边缘,高于旋叶的下端点。
当设在风冷散热器出风口前的风机运转时,空气从环形水室的后端圆形敞口进入环形水室,并带动环形水室内的旋叶围绕固定于支架上的中心轴旋转。旋转的旋叶将环形水室上部滴水管中滴下的水滴击溅成小水珠,小水珠随流动空气进入风冷散热器内并沾附在高温制冷液循环管外壁的散热翅片上蒸发吸热。从滴水管中滴下的部分被旋叶径向抛到环形水室的环形围壁上的水珠沿围壁向下流聚到环形水室 下部由前、后挡水板和围壁构成的蓄水腔内,待蓄水腔水面升高到旋叶的下端点时,又被旋转的旋叶击溅成小水珠随流动空气进入风冷散热器内沾于散热翅片上蒸发吸热。
当空调季节性不制冷时,可往环形水室内加水,待水室下部蓄水面高于虹吸排水管的最高点时,处于挡水板外侧的虹吸排水管出水口因其低于水室的底部,故开始虹吸排水将蓄水腔内积水排空。
由于在现有单一空气流动散热基础上增加了小水珠在散热翅片上直接蒸发吸热功能,所以本发明旋叶溅水风冷散热器的散热效果更好,制冷效率更高,能耗更低。
附图说明:图1旋叶溅水风冷散热器整体图。
图2旋叶溅水风冷散热器实施例。
附图构件编号:1、旋叶 2、环形水室 3、挡水板 4、风冷散热器 5、风机 6、滴水管 7、支架 8、中心轴 9、制冷液循环管 10、散热翅片 11、虹吸排水管 12、加水管 13、加水罐 14、加水盖 15、阀 16、联接水管 17、加水杯 18、冷凝水排放管。
具本实施方式:图1是本旋叶溅水风冷散热器整体图。
当风机(5)运转时空气从环形水室(2)后端圆形敞口流经旋叶(1)后经风冷散热翅片(10)周围从风机(5)前端吹出。旋叶(1)被流动的空气带动而围绕固定在支架(7)上的中心轴(8)旋转。旋转的旋叶(1),将从环形水室(2)上部滴水管(6)内滴落下的空调室内机冷凝水排放管(18)排放的冷凝水击溅成小水珠,小水珠随着流动空气进入风冷散热器(4)内沾附于高温制冷液循环管(9)外壁 散热翅片(10)上蒸发吸热。被旋叶(1)径向抛到环形水室(2)的环形围壁上的水珠向下流入环形水室(2)下部围壁与前、后端面竖向挡水板(3)构成的蓄水腔内。当蓄水腔水位升高到旋叶(1)的下端点时,旋转的旋叶(1)击溅蓄水腔水面而溅起小水珠亦被流动空气带进风冷散热器(4)内沾附于散热翅片(10)上蒸发吸热。
散热翅片(10)上增加了小水珠蒸发吸热功能,比现有的单一空气流动散热更有效地降低了制冷液的温度提高了制冷效率,降低了能耗。
图2本旋叶溅水风冷散热器实施例中,为了弥补空调室内机产生的冷凝水量不足之时的溅水所需,在环形水室(2)下部蓄水腔内高于旋叶(1)下端点,低于虹吸排水管(11)最高点之处设竖向加水管(12)的出水口,加水管(12)上部经联接管(16)与加水罐(13)下部出水阀(15)联接。加水罐(13)的上部设有可密闭的盖(14)。加水罐(13)加满水后将盖(14)密闭后再打开阀(15)水即从加水管(12)的出水口流入蓄水腔。当蓄水腔水面上升淹没加水管(12)的出水口时,水面受大气压的作用就自动阻止加水管(12)继续出水,待旋叶(1)击溅水面溅起小水珠随流动空气流走使蓄水腔水面降低到加水管(12)出水口下时,加水管(12)又自动恢复出水。
虹吸排水管(11)的进水口设于环形水室(2)最低处,出水口设于挡水板(3)的外侧并低于环形水室(2)底部,虹吸管(11)的最高处低于挡水板(3)的上边缘高于加水管(12)出水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骆金山,未经骆金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00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野战折叠冰箱
- 下一篇:用于集成吊顶内的立体集成取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