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蓄电池正负极的极板连接棒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99556.2 | 申请日: | 2009-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2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金明 |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 |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长兴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蓄电池 负极 极板 接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用于蓄电池正负极的极板连接棒。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蓄电池的各个同性极板都是通过其顶部的极耳连接起来的,蓄电池装配的汇流排,一般由连接片和极端柱子组成,连接片的一侧壁上设有若干并排的凹槽,凹槽可架设于单元电池极板上的极耳上,在连接同性极板上的各极耳时,将汇流排放在连接支架上,将汇流排与极耳连接,通过熔融汇流排的连接片实现极耳的连接。上述技术能达到实现汇流排与极耳连接的目的,但是,该技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制作工艺较为复杂,汇流排凹槽的数量不符合标准蓄电池的装配要求,高温熔融汇流排会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实际生产过程中制作工艺较为复杂,汇流排凹槽的数量不符合标准蓄电池的装配要求,高温熔融汇流排会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受到影响等缺点,提供了一种使用模具一体成型,符合标准蓄电池的装配要求,生产制造工艺简单,装配过程不影响蓄电池的使用寿命的用于蓄电池正负极的极板连接棒。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用于蓄电池正极的极板连接棒,包括接线排、与接线排相连的凸台以及设置在凸台上的极柱,接线排上设置有8个均匀间隔排列的凸块,相邻凸块之间形成用于与同性极板上的极耳相啮合的凹槽,极柱与凸台垂直,接线排与极柱间的直线距离等于极板连接棒所在电池盒的隔板厚度,设定凹槽的开口方向为下,凸台和极柱设置在凹槽的上方,极柱的轴线与右起第二个凸块的中心线相交,接线排、凸台和极柱一体成型,8个凸块的形状、大小以及厚度均相同,凸台与接线排连接的底边宽度等于两相邻凹槽中心线间的距离。
用于蓄电池负极的极板连接棒,包括接线排、与接线排相连的凸台以及设置在凸台上的极柱,接线排上设置有9个均匀间隔排列的凸块,相邻凸块之间形成用于与同性极板上的极耳相啮合的凹槽,极柱与凸台垂直,接线排与极柱间的直线距离等于极板连接棒所在电池盒的隔板厚度,设定凹槽的开口方向为下,凸台和极柱设置在凹槽的上方,极柱的轴线与左起第二个凸块的中心线(相交,接线排、凸台和极柱一体成型。9个凸块的形状、大小以及厚度均相同。凸台与接线排连接的底边宽度等于两相邻凹槽中心线间的距离。
作为优选,所述的接线排、凸台和极柱通过模具一体成型,制造非常方便,避免了接线排与凸台焊接过程中的虚焊、假焊,也有效避免了掉片、漏铅情况的发生,从而有效的减少了生产过程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作为优选,所述的各个凸块的形状、大小以及厚度均相同,设定凹槽的开口方向为下,凸台和极柱设置在凹槽的上方,极柱的轴线与右起第二个凸块的中心线相交。上述技术要求决定了凸台的设置位置,使得设置在凸台上的极柱能够与标准电池盒的接线孔相匹配。
作为优选,所述的所述的接线排与极柱间的距离等于极板连接棒所在电池盒的隔板厚度,上述的技术要求决定了设置在凸台上的极柱到接线排的精确距离,保证了极柱与蓄电池上各个极耳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正极的接线排上设置有8个均匀间隔排列的凸块,负极的接线排上设置有9个均匀间隔排列的凸块,相邻凸块之间形成用于与同性极板上的极耳相啮合的凹槽,上述技术要求符合极板连接柱的使用标准,该凹槽的配置的数量与标准蓄电池的极耳数量相匹配,能够满足大规模批量生产的要求。
作为优选,凸台与接线排连接的底边宽度等于两相邻凹槽中心线间的距离,上述技术要求提高了接线排、凸台以及极柱三者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能够达到有效的耐大电流冲击,耐酸腐蚀及防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极板连接柱的设计符合标准蓄电池的装配要求减免了以前制作的复杂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效的提高了产品质量,减少了生产过程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延长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蓄电池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接线排、2-凸台、3-极柱、4-凸块、5-极板、6-极耳、7-隔板、8-凹槽、9-轴线、42-凸块、43-中心线、81-中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5与实施例1、实施例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金明,未经张金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95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