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站驾式牵引车用集成转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99490.7 | 申请日: | 200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9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平;吴仲辉;胡真明;张轩;吴强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杭叉工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15/00 | 分类号: | B62D15/00;B62D5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韩小燕 |
地址: | 31002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站驾式 牵引车 集成 转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向装置,特别是一种站驾式牵引车用集成转向装置。主要用于站驾式操作的人力转向的牵引车。
背景技术
在工厂车间、物流仓库等搬运小件货物使用的电动牵引车,由于配送需要经常上下车进行物料的装卸。目前大多数牵引车都是坐驾式操作,该操作方式决定了上下车踏板高度较高、操作空间前后距离短、上下车动作较多,因此对于频繁的上下车使用极为不便,效率也比较低。国内目前没有站驾式操作的牵引车,国外品牌的站驾式牵引车速度控制、方向控制、转向灯控制、大灯控制、喇叭控制都是部分集成在一个操作手柄上,操作不方便,容易出现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集速度控制、方向控制、转向灯控制、大灯控制、喇叭控制五大功能于一体的站驾式牵引车用集成转向装置,能在驾驶员双手不离转向操作手柄的基础上方便的实现以上五种控制功能。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站驾式牵引车用集成转向装置,具有转向头,其两侧各设一个手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手柄上安装与变速器连接的速度控制机构,另一个手柄上安装组合按钮。
所述速度控制机构包括套在手柄外且能绕其轴向转动的尼龙套,尼龙套外设与之紧配的控制手柄,摆杆的法兰端与尼龙套一端固定连接,摆杆另一圆柱销端穿过转向头弧形槽插入摇杆的U型槽内,摇杆的动力输出端与变速器可转动连接。
所述组合按钮集成了喇叭、大灯、转向灯的控制按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转向头上左右两个手柄上分别设置速度控制机构和集成了喇叭、大灯、转向灯控制的组合按钮,使得驾驶员在双手操作转向头控制转向的同时能够方便的实现车辆前进后退、加减速、转向灯控制、大灯控制、喇叭控制,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驾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具有转向头6,其两侧各设一个手柄,其中右手柄上安装与变速器5连接的速度控制机构,左手柄上安装组合按钮7,本例中组合按钮7集成了喇叭、大灯、转向灯的控制按钮,在操作转向的同时一个手指能很方便的操作以上按钮开关。
所述速度控制机构包括套在右手柄外且能绕其轴向转动的尼龙套2,尼龙套2外设与之紧配的控制手柄1,控制手柄1动作可同时带动尼龙套2转动,摆杆3的法兰端通过螺栓与尼龙套2一端固定连接,摆杆3另一圆柱销端穿过转向头6外壳上开设的弧形槽插入摇杆4的U型槽内,摇杆4的动力输出端与变速器5可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顺时针(图中A向看过去)转动控制手柄1,通过尼龙套2带动摆杆3在弧形槽内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摇杆4和变速器5转轴顺时针转动,从而实现牵引车的前进,在已转过角度的基础上继续顺时针转动控制手柄1,使其所在位置与原始位置的夹角增大,实现牵引车的加速,需要在前进时减速时,则逆时针(图中A向看过去)转动一定角度,使得控制手柄1所在位置与原始位置的夹角减小,实现牵引车的减速;反过来,若需要倒车时,在原始位置逆时针(图中A向看过去)转动控制手柄1,实现牵引车的后退,在已转过角度的基础上继续逆时针转动控制手柄1,使其所在位置与原始位置的夹角增大,实现牵引车后退的加速,需要在后退时减速时,顺时针(图中A向看过去)转动一定角度,使得控制手柄1所在位置与原始位置的夹角减小,实现牵引车的减速;同时左手操作组合按钮7的各个开关元件实现喇叭、灯光的控制,左右手操作、以及转向互不干扰,操作方便,安全性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杭叉工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杭叉工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94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