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滚珠式止退防御螺母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8676.0 | 申请日: | 2009-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8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钱成演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钢城标准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37/12 | 分类号: | F16B37/12;F16B39/28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鹏举 |
地址: | 3236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滚珠 式止退 防御 螺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滚珠式止退防御螺母。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有止退滚珠系列的防卸螺母的结构是:在螺母旋入螺栓的那一端孔内壁上开一条或若干条沿螺纹旋入方向由浅入深的两端封闭的弧形槽,在弧形槽端口一周上开有一个垫圈凹槽。止退钢珠位于所述弧形槽的宽处位置,螺母内孔塞有一个朔料芯子,所述垫圈凹槽上装有一个朔料垫圈,朔料垫圈与螺母的内径相等。其中所述弧形槽和滚珠的作用是:当螺母顺时针旋入螺栓时,滚珠在弧形槽的最宽位置处,逆时针旋转时,滚珠滚到弧形槽的更窄位置,卡死螺母退出。朔料芯子和朔料垫圈的作用是:将滚珠保持在螺母弧形槽内不让滚珠掉出。
上述防卸螺母其缺陷是:一条弧形槽内只安装单颗钢珠大大降低了它的防卸扭矩力,很容易从被紧固的设施上卸下来,若生产这类防卸螺母时弧形槽与滚珠的间隙过大,就没有访卸效果,无论是那种情况,这种螺母都不能达到良好的防卸作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防御效果更佳的滚珠式止退防御螺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滚珠式止退防御螺母,包括螺母,在所述螺母孔的内壁上设有若干条沿螺纹旋入方向由浅入深的两端封闭的弧形槽,所述的弧形槽深端处并列有若干颗止退钢珠,所述的螺母内孔塞有一装珠塞子,装珠塞子外圆表面设有与弧形槽数目相对应的凸棱,凸棱处在所述的弧形槽内隔离止退钢珠。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巧妙结构,在螺母弧形槽内增加了止退钢珠的数量,提高防卸扭矩力,更好的起到防卸作用,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所述的防卸扭矩力差,容易被拆卸的技术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图3为图2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中装珠塞子3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紧固状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一种滚珠式止退防御螺母,包括螺母2,在所述螺母2孔的内壁上设有若干条沿螺纹旋入方向由浅入深的两端封闭的弧形槽1,所述的弧形槽1深端处并列有若干颗止退钢珠5,增加其防卸扭矩力量,达到更好的防卸作用。所述的螺母2内孔塞有一装珠塞子3,装珠塞子3外圆表面设有与弧形槽1数目相对应的凸棱4,凸棱4处在所述的弧形槽1内隔离止退钢珠5。凸棱4起到当螺母2旋入螺栓6时防止多颗止退钢珠5纵深重叠在弧形槽1内卡死螺母2或螺栓6的旋入。装珠塞子3上的凸棱4隔离止退钢珠5其目的是使多颗止退钢珠5在弧形槽1中环绕螺纹旋转方向先后进入螺纹螺沟7,使螺母2或螺栓6顺利的旋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钢城标准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钢城标准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86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