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SMD小型石英振荡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198579.1 | 申请日: | 2009-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5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池旭明;颜晓升;徐军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东晶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3H9/02 | 分类号: | H03H9/02;H03H9/05;H03H9/13 |
| 代理公司: | 金华科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3 | 代理人: | 黄飞 |
| 地址: | 32101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md 小型 石英 振荡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器件类,具体是一种SMD小型石英振荡器。
背景技术
石英振荡器是在石英谐振器的基础上内部绑定一个IC,以提高频率精度并方便客户使用的一类产品,是各类通讯电子、汽车电子、数码产品中配套的关键元件,主要用于构成电子电路中低功耗、超高频率、高稳定度的振荡电路。当前,国内振荡器还是以传统DIP4硬线脚裸金属外壳封装的产品生产为主,虽然SMD小型石英振荡器也已经出现,但是其在小型化生产、测试技术及其与外部线路的匹配、可靠性保证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比如由于附加了IC,产品自动测试过程中,如发现电气不良,很难区别是附加线路的IC不良还是谐振部分的石英晶片被银不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更合理、匹配性更好、性能更可靠的SMD小型石英振荡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包括金属上盖、陶瓷底座、被覆银电极膜的晶片、附加的内置IC,其特征在于:被覆银电极膜的晶片呈条状,被覆银电极膜设计成“回”字形,以电子溅射被覆。
由于振荡器与外部线路的匹配好坏及其频率响应,主要与器件的总电容和器件对外形成的实际频率相关,本实用新型晶片表面以电子溅射方式被覆银电极膜,银面设计成“回”字形,回的中间没有银面,不但减少了贵金属的使用,也减少了静态电容,使其更容易实现电容与频率的匹配。
本实用新型在陶瓷底座上有六个引线电极,四只角各一个,中间两侧各一个,六个引线电极金属面在下底部和外侧部均裸露。
由于传统产品只有四只角有金属引线脚,附加了IC后,产品测试过程中,如发现电气不良,很难区别是附加线路的IC不良还是谐振部分的石英晶片被银不良,本实用新型引线电极增加到六个,并且在下底部和外侧部均裸露,更加方便测试头的接触,也增加使用中线路板上的焊接可靠性,中间两个引线电极实现了回避IC单独测试谐振晶片电性能的办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3为图1的B-B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陶瓷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对应图4的六只引线电极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一种SMD小型石英振荡器,包括金属上盖1、陶瓷底座3、被覆电极膜的晶片2、附加的内置IC 4,其特征在于:被覆银电极膜的晶片2呈条状,被覆银电极膜6设计成“回”字形,以电子溅射被覆,“回字形”的被覆银电极膜6通过设计对应的电子溅射掩膜(阴阳)板来实现对银面大小的控制,对应不同的频率和静电容分布要求。被覆银电极膜6的晶片通过导电胶7固定在陶瓷底座3上,同时被覆银电极膜6也通过导电胶实现与IC和引线电极的电连接。
如图4、5所示,陶瓷底座的底部设计了六个金属引线电极8(引线脚),其中四只角的四个电极分别为两个接地电极、一个电源电极、一个频率输出电极,中间两个为辅助测试电极。六个金属引线电极8的金属面不但在产品底面裸露也在侧面裸露,以方便电测和保证焊接可靠性。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金属上盖1与陶瓷底座3及其附带的合金环5焊接成一个整体,焊接时采用真空滚压焊封装,保证产品的长期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东晶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东晶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85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英谐振器基座单支撑弹簧片
- 下一篇:电动机自动减速停止控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