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EGR冷却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98203.0 | 申请日: | 200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7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黄雪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路润冷却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5/07 | 分类号: | F02M25/07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31515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egr 冷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器领域,具体讲是一种适用于各种汽车发动机系统中废气再循环的EGR冷却器。
背景技术
EGR即废气再循环系统,是将发动机排放尾气的一部分从排气管中取出,冷却后再返回到发动机的进气系统中,与混合气一起进入燃烧室以降低燃烧温度、减少NOx的生成量,最终减少对大气的污染,达到达标排放。而EGR冷却器,即废气再循环冷却器,是废气再循环系统的关键零部件之一,由于尾气的排放温度高达450℃~700℃,需冷却至一定温度范围内,才能充分发挥发动机的工作效率。一般现有使用的EGR冷却器包括壳体、气室、气管和进出水管,气管为多根平行排列并固定在壳体内,气管的两端各与进气室和出气室相通,气管之间的间隙构成水室,进出水管连接在壳体上并与水室相通。但是这种结构的EGR冷却器存在以下缺点:
1)由于气管均为光滑的管,它的换热面积有限,因此换热效率低。
2)又由于气管的管壁厚为0.5mm以上,如要达到预设的换热效果,势必要加长气管的长度,这样会导致整个冷却器体积大、重量重,从而制造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换热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制造成本低的EGR冷却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EGR冷却器,包括壳体、进气室、出气室、气管和冷却水管,所述的气管为多根平行排列的管子并固定在壳体内,气管的两端各与进气室和出气室相通,气管之间的间隙构成水室,冷却水管连接在壳体上并与水室相通,所述的气管均为螺纹管。
采用以上的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
1)由于每根气管均为螺纹管,即在每根气管的管壁上均制有具有凹槽和凸起的螺纹槽,使换热面积大大增加,从而大大提高冷却器的换热效率。
2)又由于凹槽和凸起的螺纹槽的运用,使每根气管的管壁厚度仅为0.3mm,在相同的换热效果下,大大缩短气管的长度,从而使整个冷却器体积减小、重量减轻,大大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
3)另外,具有凹槽和凸起的螺纹槽,使凹槽和凸起具有加强筋的作用,使整个气管的整体强度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EGR冷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EGR冷却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现有技术:1’、出气室;2’、壳体;3’、气管;4’、水室;6’、冷却水管;7’、进气室;
本实用新型:1、出气室;2、壳体;3、气管;4、水室;5、螺纹槽;6、冷却水管;7、进气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由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EGR冷却器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它包括壳体2’、进气室7’、出气室1’、气管3’和冷却水管6’,所述的气管3’为多根平行排列的管子并固定在壳体2’内,气管3’的两端分别与进气室7’和出气室1’相通,气管3’之间的间隙构成水室4’,冷却水管6’连接在壳体2’上并与水室4’相通,所述的气管3’为光管。
由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EGR冷却器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它包括壳体2、进气室7、出气室1、气管3和冷却水管6,所述的气管3为多根平行排列的管子并固定在壳体2内,气管3的两端分别与进气室7和出气室1相通,气管3之间的间隙构成水室4,冷却水管6连接在壳体2上并与水室4相通,所述的气管3均为螺纹管,即在气管3的管壁上制有具有凹槽和凸起的螺纹槽5。所述的气管3的管壁厚度为0.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路润冷却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路润冷却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82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