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AC-DC开关电源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7985.6 | 申请日: | 2009-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8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朱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联龙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02 | 分类号: | H02M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33209 | 代理人: | 余木兰 |
地址: | 31001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c dc 开关电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稳压电源,特别是一种AC-DC开关电源,主要用于对支持USB接口的iPOD/MP3/PDA/手机等电子产品供电或充电。
背景技术
支持USB接口的iPOD/MP3/PDA/手机等电子产品越来越多,对这些电子产品供电或充电的交流变直流的USB开关电源主要由壳体、线路板、电源插头、USB输出接口和电源指示灯构成。现有的AC-DC开关电源往往配有单一的电源插头,使用不便,给使用者带来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能适应多种电源插座的AC-DC开关电源。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AC-DC开关电源,包括壳体、线路板、电源插头、USB输出接口和电源指示灯,其结构特点是:所述的电源插头采用AT或ST或UK或SAA插墙式插头,所述的壳体采用对合的上盖和底座,所述的线路板安装在对合的上盖和底座内,电源插头位于底座上,电源指示灯位于上盖面板上,USB输出接口位于壳体侧面,所述的AT或ST或UK或SAA插墙式插头采取活动连接件固定在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AC-DC开关电源,所述的AT或ST或UK或SAA插墙式插头采用自攻螺丝固定在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AC-DC开关电源,所述的USB输出接口设置两个。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其电源插头采用AT或ST或UK或SAA插墙式插头与壳体底座活动固定结构,并设置两个USB输出接口;使该USB开关电源,只需变换固定在底座上的电源插头,便能适用于AT或ST或UK或SAA等各种电源插座,且与两种USB插头匹配,给使用者提供方便,拓宽了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AC-DC开关电源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后视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仰视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右视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AC-DC开关电源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实施例的上盖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实施例的线路板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5中实施例的底盖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5中实施例的电源插头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AC-DC开关电源组装的底座和电源插头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A-A剖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结构参见图1~9,该AC-DC开关电源,包括壳体1、线路板2、电源插头3、USB输出接口4、电源指示灯5和活动连接件6。壳体1采用对合的上盖11和底座12;线路板2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采用的公知技术,内置过压、过流及短路保护电路,线路板2安装在对合的上盖11和底座12内;电源插头3根据使用要求可以采用AT或ST或UK或SAA插墙式插头,电源插头3位于底座上,本实施例采用AT插墙式插头;USB输出接口4位于壳体1侧面,设置1#USB输出接口41和2#USB输出接口42两个USB输出接口;电源指示灯5位于上盖11面板上。
参见图10、11,实施例电源插头3采用的活动连接件6为三颗自攻螺丝61,底座12上开有三个自攻螺丝安装孔62,电源插头3通过自攻螺丝61活动固定在底座12上,旋下自攻螺丝61,就可更换电源插头3的型式。
本实施例为体积紧凑,有2.5W或5W较高输出功率的USB开关稳压电源,输入交流AC 100~240V、50~60Hz;输出直流DC 5V 0.5A或1A;启动冲击电流25A/240V;电压精度3%;过载保护105%~150%的额定功率可自动恢复;绝缘强度:输入-输出交流3750Vac/5mA;环境工作温度0℃~40℃,10%~90%RH无凝结,存储温度-20℃~85℃,5%~95%RH无凝结。
该USB开关电源使用时,首先选择匹配的电源插头3,将需供电或充电的电子产品的USB插头插入USB输出接口4中;再将电源插头3插入与其匹配的电源插座上,即可。
本实用新型AC-DC开关电源的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联龙电子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联龙电子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79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输电线路架空地线防震锤复位器
- 下一篇:输电线路杆塔钢绞线导轨安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