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鱼线轮前调力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97881.5 | 申请日: | 2009-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8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 发明(设计)人: | 傅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北仑海伯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K89/033 | 分类号: | A01K89/033 |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07 | 代理人: | 刘赛云 |
| 地址: | 315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鱼线轮前调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压式鱼线轮的刹车力调节装置,尤其是一种新型鱼线轮前调力装置。
背景技术
旋压式鱼线轮一般都配有刹车力调节装置,不管前调力或后调力,其作用都在于:当钓到大鱼时,可随鱼儿在挣脱中产生的拉力而自动放线,起到缓冲作用,放线时一旦遇到大鱼逆向拼逃,鱼线轮也能自动放线,可避免与鱼儿形成拔河现象而断线,调力装置就是借刹车力来调整施加给鱼儿变化的负重。前刹车结构的鱼线轮前调力装置一般由主轴、线轮、刹车片、调整钮等构成,调整刹车力是依靠转动调整钮促使刹车片向前或向后移动来调整鱼线轮的刹车力。原技术由于线轮内安放刹车片的腔室设计在线轮前端,使刹车片布局不合理,且集中在线轮腔室前端,导致出线时对线轮无支撑或支撑不对称,容易使线轮前后倾倒,造成出线力不均匀,影响刹车平稳性,这是其一;其二是鱼线轮一般在使用时容易让水进入线轮腔室造成内部刹车片浸透而打滑,影响对刹车力的控制,有些只在一处设置一个只能起挡水作用的密封件,当整个线轮浸于水中时,线轮内部的刹车片将会浸湿而得不到保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刹车组件布局合理,前、后支撑对称,使出线力均匀、刹车平稳性好,同时采用全密封设计,避免线轮腔室进水而影响刹车力控制的新型鱼线轮前调力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鱼线轮前调力装置,包括与鱼线轮主体固定的主轴,主轴顶部连接螺母,自上而下依次套装在主轴上的有弹簧、钮座、刹车片、套筒和线轮,操控刹车片的调整钮设在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轴在线轮缠线区域的上、下位置分别套设有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在上轴承座与线轮之间设有上轴承,下轴承座配装连接在线轮内,与主轴外的套筒之间设有下轴承,同时各零件之间为密封连接。
各零件之间的密封连接包括钮座与线轮之间的密封件,线轮与下轴承座之间的密封圈,套筒与主轴上垫片之间的密封圈、下轴承座与套筒之间的密封件。
所述的刹车片包括空套在主轴上又定向连接在下轴承座中的第一耳华司和第二耳华司;与主轴扁轴套装的3个键华司和空套在主轴上的4个刹车华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主轴串联套装了线轮腔室内的所有零件,在主轴的上、下即线轮缠线区域设置了二个起支撑作用的上、下轴承,从而使布局合理,上、下支撑对称,当遇鱼儿拽着线往外逃时,能带动线轮转动,此时上、下轴承起了很好的支撑作用,使线轮不会倾斜,避免了线轮因无支撑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倾斜,确保线轮上的线受力均匀,能以按序、不受干扰和阻挠地平滑出去,达到刹车力平稳目的,避免刹车力变化太大而带来突然冲击,造成线被拉断或脱钩,明显改善了产品的性能指标;本实用新型另一个优点是对结构进行了全密封设计,让使用者更容易清洗产品或可以抵御不小心掉入水里对产品造成的影响,使线轮内部各零件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从而达到防水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按上述给出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再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图中1.调整钮,2.螺母,3.主轴,4.弹簧,5.钮座,6.密封件,7.上轴承,8.防磨套,9.线轮,10.上轴承座,11.线轮护套,12.刹车华司,13.键华司,14.下轴承座,15.下轴承,16.密封件,17.下垫片,18.套筒,19.上垫片,20.第二耳华司,21.第一耳华司,22.密封圈,23.密封圈。
新型鱼线轮前调力装置,该装置包括与鱼线轮主体固定的主轴3,主轴顶部连接螺母2,并在主轴上自上而下依次套装有弹簧4、钮座5、上轴承座10、刹车片、下轴承座14、套筒18和线轮9等,防磨套设在调整钮1和线轮9之间,线轮9与主轴3之间形成腔室,刹车片设在该腔室内,上、下轴承座分别设在线轮缠线区域的前、后部,上轴承座10与钮座5以凹凸扣扣接,上轴承座10与线轮9之间设有上轴承7;下轴承座14螺纹连接在线轮9内,下轴承座14与套装在主轴上的套筒18之间设有下轴承15,套筒的两端以上、下垫片19、17作轴向定位,而下垫片17由主轴3肩胛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北仑海伯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北仑海伯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78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气旋转环保烤箱
- 下一篇:体外箍环标记装置及其标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