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音频信号线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97830.2 | 申请日: | 200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7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崔淑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淑蓉 |
主分类号: | H01B11/06 | 分类号: | H01B11/06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胡志萍;景丰强 |
地址: | 31501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音频 信号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信号线,尤其涉及一种音频信号线,可以应用于麦克风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音频信号线,一般包括二根导线束及包覆于导线束外的PVC材料层,导线束一般采用铜丝制作,这种结构的音频信号线存在抗拉强度不够,容易引起断路、短路,不能正常使用,需要时时维护,势必带来劳动力的浪费。
基于此,专利CN2802663Y和CN2796033Y开发了一种改进的音频信号线,主要在屏蔽层上增加了天素丝(铜箔丝),以此提高了产品的抗拉伸和抗弯折性能,再此基础之上又作了些改进,见专利号为ZL200820049757.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新型麦克风线》(授权公告号:CN201233742Y),该专利中的屏蔽层采用缠绕方式制备,进一步提高了性能。但CN201233742Y采用缠绕方式来制作屏蔽层,虽然制作方式简单,但强度上还有拓展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抗拉强度大、屏蔽性佳的音频信号线。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音频信号线,包括屏蔽层、至少二根导线束及PVC层,导线束位于PVC层内,而屏蔽层包覆于导线束外并位于PVC层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屏蔽层呈套筒状并由第一屏蔽束和第二屏蔽束编织而成,
所述的第一屏蔽束为天素丝,所述的第二屏蔽束为天素丝、镀锡铜丝或裸铜丝。第一屏蔽束和第二屏蔽束的具体可以采用如下之一设置:
所述的屏蔽层由一组多支的天素丝和一组多支的天素丝、镀锡铜丝或裸铜丝编织而成。
所述的屏蔽层由至少二组多支的天素丝和至少二组多支的天素丝、镀锡铜丝或裸铜丝编织而成。
所述的屏蔽层由一组多支的天素丝和至少二组多支的天素丝、镀锡铜丝或裸铜丝编织而成。
所述的屏蔽层由至少二组多支的天素丝和一组多支的天素丝、镀锡铜丝或裸铜丝编织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屏蔽束和第二屏蔽束的支数数量之比为1∶1~1∶10。
为进一步提高抗拉效果,所述的导线束外包覆有填充层,该填充层外还包覆有隔离层,而该隔离层外则为所述的屏蔽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编织的屏蔽层,屏蔽层就显得比较致密,抗拉强度、抗折断和屏蔽性能大大提高,相对导线束来说,阻抗也降低,韧性、耐油、耐寒性能也进一步提升,同时,整体柔软均一性佳,手感更加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放大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音频信号线由内自外依次包括二根导线束1、填充层2、隔离层3、屏蔽层4及PVC层5。
屏蔽层4呈套筒状并由第一屏蔽束41和第二屏蔽42束编织而成,第一屏蔽束41为天素丝,第二屏蔽束42为镀锡铜丝。天素丝为12组,镀锡铜丝为4组,天素丝每组有5支,镀锡铜丝每组有9支。填充层2可以采用棉纱,而隔离层3可以采用棉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淑蓉,未经崔淑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78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滑块抽芯模具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可方便更换外形的鼠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