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下电能与信号传输非接触式连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7788.4 | 申请日: | 200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8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陈鹰;林麟;李德骏;李泽松;杨灿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3/22 | 分类号: | H02M3/2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韩介梅 |
地址: | 310027***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电能 信号 传输 接触 连接 装置 | ||
1.一种水下电能与信号传输非接触式连接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插座和插头;
插座包括:由第一壳体(5)和安装在第一壳体(5)两端的第一端盖(3)和第一透光窗口(13)构成的第一密封腔,第一密封腔内设置有第一支架(10),在第一支架(10)的朝向端盖一侧固定有电能发送及信号处理电路板(2),第一支架(10)的朝向第一透光窗口(13)一侧固定有第一感光元件(4)、第一凸透镜(8)和具有环形槽的第一铁氧体磁芯(9),第一凸透镜(8)位于第一感光元件(4)和第一透光窗口(13)之间,第一凸透镜(8)具有中心孔,中心孔中固定有第一发光管(6),第一发光管(6)的发光端朝向第一透光窗口(13),第一感光元件(4)与第一凸透镜(8)的焦点重合,第一铁氧体磁芯(9)置于第一凸透镜(8)外,在第一铁氧体磁芯(9)的环形槽中缠有原边线圈(12),第一铁氧体磁芯(9)、原边线圈(12)、第一发光管(6)和第一凸透镜(8)的中心线与第一壳体(5)轴线重合,第一多芯耐压防水导线(1)穿越第一端盖(3)与电能发送与信号处理电路(2)相连,原边线圈(12)与电能发送及信号处理电路板(2)相连;
插头包括:由第二壳体(20)和安装在第二壳体(20)两端的第二端盖(22)和第二透光窗口(15)构成的第二密封腔,第二密封腔内设置有第二支架(19),在第二支架(19)的朝向端盖一侧固定有电能接收及信号处理电路板(26),第二支架(19)的朝向第二透光窗口(15)一侧固定有第二感光元件(25)、第二凸透镜(21)和具有环形槽的第二铁氧体磁芯(16),第二凸透镜(21)位于第二感光元件(25)和第二透光窗口(15)之间,第二凸透镜(21)具有中心孔,中心孔中固定有第二发光管(23),第二发光管(23)的发光端朝向第二透光窗口(15),第二感光元件(25)与第二凸透镜(21)的焦点重合,第二铁氧体磁芯(16)置于第二凸透镜(21)外,在第二铁氧体磁芯(16)的环形槽中缠有副边线圈(17),第二铁氧体磁芯(16)、副边线圈(17)、第二发光管(23)和第二凸透镜(21)的中心线与第二壳体(20)轴线重合,第二多芯耐压防水导线(24)穿越第二端盖(22)与电能接收及信号处理电路板(26)相连,副边线圈(17)与电能接收及信号处理电路板(26)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电能与信号传输非接触式连接装置,其特征是第一发光管(6)和第二发光管(23)是LED或者激光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电能与信号传输非接触式连接装置,其特征是第一感光元件(4)和第二感光元件(25)是光电池或者光敏二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778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