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真空吸尘器的触摸按钮控制手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7571.3 | 申请日: | 2009-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8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同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L9/32 | 分类号: | A47L9/32;A47L9/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真空 吸尘器 触摸 按钮 控制 手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手柄,尤其是一种带有开关的用于控制真空吸尘器吸尘主机的控制手柄。
背景技术
真空吸尘器尤其是中央吸尘器包括一个控制吸尘主机开关状态的控制手柄,该手柄内具有一条吸尘通道,吸尘通道的进口端插入一根带吸尘口的硬管,吸尘通道的出口端插入一根连接吸尘主机的导电软管。目前一般是在控制手柄上设置一个船形开关(跷板开关),由它来进行对吸尘主机的开关控制。由船形开关直接对吸尘主机进行控制就必须有两根线,即在导电软管内必须有2根电线,一根零线,一根火线,导电软管为弹簧伸缩管上螺旋缠绕电线,尤其是用于中央吸尘器时其长度较长,需要几十米,如果能减少一根线,将有利于降低成本。且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拖动导电软管中的电线容易折断,使其寿命较短。
另外,为了使导电软管插入手柄后能灵活转动,同时保持可靠的电连接,目前是在手柄内设置一根可以转动的导管,导电软管插入该导管内,在该导管上有两个带电接头的铜圈,在与船形开关连接的线路板上有两个始终与铜圈接触的铜片,这样不管转管同导电软管如何转动,只要铜片和铜圈接触就能实现电连接对吸尘主机进行控制。但是其具有一些缺点,如铜片与铜圈摩擦噪音大,长期使用后电接触不可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采用触摸按钮对真空吸尘器的吸尘主机进行开关控制的控制手柄,使连接的导电软管内只需要通过一根导电线,该手柄具有成本低、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真空吸尘器的触摸按钮控制手柄,它包括上部有把手结构的外壳,在外壳内有一条通道,在通道上有一根与其固定的弯导管和一根一端插入该弯导管并可旋转的直导管,弯导管和直导管连接构成一条吸尘通道,弯导管的端口作为吸尘通道的进口插入固定一根带吸尘口的硬管,直导管的端口作为吸尘通道的出口插入一根导电软管,其特征在于:在把手前部装有一触摸按钮以控制真空吸尘器的吸尘主机的开关动作,在导电软管内只有一根导电线,导电线一端与触摸按钮电连接,导电线另一端与接收触摸信号控制吸尘主机的开关电路连接。
为在使用时,直导管和导电软管的频繁自由旋转不会影响电路的正常连接,在直导管外表面包一根带接线端的铜圈,该接线端与导电软管内导电线连接,并在通道上固定一块与触摸按钮通过导线连接的线路板,在线路板上再固定一个始终与铜圈接触的导电件,其通过线路与触摸按钮的导线连接。这样,触摸按钮就可以通过导线、线路板线路、导电件、铜圈和导电软管内导电线将触摸信号传递给后面的开关电路。
上述导电件可以是一个以V形边夹住铜圈的铜片,或者是一个以弧面与铜圈接触的炭刷。
上述导电软管为弹簧伸缩管,其内层是由包塑铁丝制成的弹簧,外层是包裹覆盖在弹簧外面的塑料膜,其由一层pvc或PUR料缠绕而成。上述导电软管内的导电线可以是在导电软管上沿弹簧螺旋缠绕的电线,或者是弹簧的铁丝直接作为导电线,或者是弹簧的铁丝外镀铜,使镀铜铁丝作为导电线以提高铁丝的导电效果。
上述开关电路的作用是实现触摸信号的接收和吸尘主机的开关控制,其形式多种多样,能实现上述控制作用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吸尘器的控制手柄上安装触摸按钮后,使与其连接的较长的导电软管内只需设置一根导电线,特别是弹簧的铁丝直接作为导电线,这将有利于降低真空吸尘器尤其是中央吸尘器的成本;2)导电软管内电线数量的减少,使其在使用过程中,导电软管中的电线被拖动后折断的可能性降低,使其寿命延长;3)使用炭刷实现电连接后,导电软管在旋转时导电件与铜圈的摩擦噪音减小,且其电接触可靠,利于长期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真空吸尘器的触摸按钮控制手柄的控制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真空吸尘器的触摸按钮控制手柄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图2中的A-A剖视图的一种形式;
图4为图2中的A-A剖视图的另一种形式;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开关电路的一种形式。
对各幅附图中的标号说明如下:1-触摸按钮;1a-导线;2-线路板;2a-线路;3-导电件;3a-铜片;3b-炭刷;3c-导电线;4-铜圈;4a-接线端;5-导电软管;5a-弹簧;5b-电线;6-开关电路;6a-氖管;6b-光敏电阻;6c-芯片;7-吸尘主机;8-硬管;9-弯导管;10-外壳;10a-把手;11-直导管;11a-螺纹插口;a-进口;b-出口。
具体实施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商大学,未经浙江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75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