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用于控制伞面张合的摇手装置的伞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7364.8 | 申请日: | 200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9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华;曾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苗芬 |
主分类号: | A45B25/14 | 分类号: | A45B25/1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2365 浙江省上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用于 控制 伞面张合 摇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尤其涉及其中用于控制伞面张合的摇手装置的改进。
背景技术
中国实用新型200820088054.8公开了一种遮阳吊伞摇手装置,包括相互配合连接的扶手机构、摇手机构和转向机构,扶手机构内安装有与把手开关连动配合的弹性定位销,扶手机构前端设置包括摇手轴及与绕绳轮的摇手机构,绕绳轮上绕接设置用于控制伞面张合的伞绳,扶手机构前端通过与摇手轴同轴活动配合的左摇手壳、右摇手壳连接设置转向机构,转向机构内设置用于连接外管的斜齿套及相互啮合的蜗轮,可以通过摇手机构控制伞面张合。
但现有技术中的摇手机构一般都是只能将伞面完全的展开后收合,而无法在伞面张合不同程度时定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定位效果好,操作方便的带有用于控制伞面张合的摇手装置的伞,可以在伞面张合到任意程度时定位。
一种带有用于控制伞面张合的摇手装置的伞,设置在伞杆上的用于通过伞绳控制伞面张合的摇手装置,所述的摇手装置包括:
壳体,
位于壳体内的用于绕卷伞绳的绕绳轮;
位于壳体内的用于带动绕绳轮转动的摇手轴,摇手轴一端外连驱动其转动的驱动部件,所述的绕绳轮套在摇手轴上;
位于壳体内的用于限制摇手轴转动的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包括固定在壳体内壁的支撑柱、套在支撑柱外壁的扭簧,所述的摇手轴远离其驱动部件的一端套在扭簧外壁。
所述的扭簧胀紧在支撑柱与摇手轴之间,使得摇手轴无法自行转动,这样绕卷在绕绳轮上的伞绳可以避免被伞面牵动,使得伞面张合到预定程度时,停止人为的转动摇手轴后,伞面张合程度不会再变化。
所述的摇手装置壳体以及壳体内的部件可以是位于伞杆的内部,当然此时的伞杆为空心结构,所述的摇手装置壳体也可以就是空心结构的伞杆的侧壁,摇手装置的其余部件均位于空心伞杆内部,摇手装置壳体也可以套在伞杆外部,壳体内的部件位于空心伞杆内部,相关的部件穿过伞杆的侧壁与壳体配合,因此所述的摇手装置壳体只要对内部的部件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可以是任何形式的。
所述的驱动摇手轴转动的驱动部件为摇手柄,摇手轴与摇手柄相互配合的端面带有方孔,摇手柄沿其转动轴方向延伸出一摇杆,该摇杆穿过摇手装置的壳体直至伸入摇手轴的方孔中。
摇手柄转动时可以带动摇手轴克服与扭簧之间的摩擦力,继而带动绕绳轮转动。
所述的摇手轴与扭簧配合的一端带有一侧壁带缺口的环形带,该环形带绕摇手轴的轴线布置且绕置在扭簧的外壁;
所述的绕绳轮侧壁带有与环形带缺口形状相配合的且置入该缺口的传动凸起;
扭簧带有两个外翻的端头,分别于置入传动凸起两侧边与环形带缺口边缘形成的两个间隙中。
这样,当摇手轴转动时,其环形带缺口的一个边缘拨动扭簧的一个端头,而这个端头又会拨动绕绳轮的传动凸起,传动凸起又拨动扭簧的另一个端头,使得扭簧的两个端头同时运动,这样才可以促使扭簧绕壳体内的支撑柱转动,否则只会将支撑柱抱紧无法转动。
支撑柱、扭簧和摇手轴的环形带之间配合是比较紧密的,当摇手轴停止转动时,单靠绕绳轮无法带动摇手轴旋转,这也是是实现伞面定位的关键。
为了避免扭簧转动时磨损支撑柱外壁,作为优选,支撑柱外壁套有保护垫圈,支撑柱外壁表面设有定位条,保护垫圈带有与定位条形状位置相应的定位缺口,为了保证扭簧转动的顺畅,所述的定位条的高度与保护垫圈的厚度相同,或者略低于保护垫圈的厚度。
作为优选,为了避免扭簧转动时其侧面摩擦摇手装置的壳体,在支撑柱根部套有保护垫圈,保护垫圈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扭簧的外径,安装时先将保护垫圈套在支撑柱根部,然后在套上扭簧,可以避免扭簧转动时摩损摇手装置的壳体。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柱轴心部位设有轴心定位孔,所述的摇手轴与扭簧配合端的端头设有置入轴心定位孔的轴心定位柱,进一步保证了摇手轴转动的平稳。
为了便于安装和加工,摇手装置的壳体由两部分构成,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伞中采用的摇手机构利用的扭簧的张力实现摇手轴既伞面得定位,不仅操作方便,而且构造合理最大限度减少部件之间的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伞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伞中摇手装置的部件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伞中摇手装置另一个视度的部件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带有用于控制伞面张合的摇手装置的伞,包括空心的伞杆10,摇手装置100设置在伞杆10内部通过伞绳控制伞面张合。
摇手装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苗芬,未经吕苗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73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