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对流式水冷垫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7224.0 | 申请日: | 200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9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建宏 |
主分类号: | A47C27/00 | 分类号: | A47C2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21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流 水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冷垫,尤其涉及一种对流式水冷垫。
背景技术
人们会长时间的久坐或久卧,为提升舒适感,常会利用靠垫贴附于人体受压之一侧,以使人体有更好的贴附感受。
一般来说,靠垫多以柔软的布材质来制成,内部充填柔软的棉絮。但是,久坐或久卧之后,人体受压之接触面因为空气不流通而聚热,一不小心就使皮肤起红疹,以整体而言反而丧失了舒适的感受。因此,有水冷垫的新技术问世以解决上述之问题。
水冷垫是以防水的柔软材质包覆液体,藉由液体来降低人体接触面的温度。这种改革性的产品于初期人体接触时极有效,解决以往布材质靠垫的问题,然而,时间久了之后,由于水冷垫中所收容之液体皆在同一腔体内,所以降温用的液体会逐渐升温,最后也失去了降温的效果。
如果过度加大水冷垫的腔体大小,人体在靠放水冷垫时会较不稳定,仿佛靠在一颗球上,无法满足原本想寻求舒适倚靠的感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对流式水冷垫,解决了现有水冷垫使用时间久之后降温效果下降的问题,且外形平整,使人能舒适依靠。
一种对流式水冷垫,包括垫体,所述的垫体藉由内部的流体冷却垫体的外部,所述的垫体内包含至少一流道以及通过该流道连通的若干个收容腔,所述的垫体外设有与其中一个收容腔连通的注水机构。
优选地,包括设于垫体一端的第一连通道,至少两个收容腔通过所述的流道依次相连形成一多节水冷腔,若干个多节水冷腔并行排列,且流体进出端通过所述的第一连通道相连,形成第一水冷垫。
更优选地,所述的注水机构设置于第一连通道处的垫体外。
更优选地,包括第二水冷垫,所述第二水冷垫由若干并行排列的多节水冷腔以及设于垫体另一端的第二连通道组成,所述的第一冷水垫中的多节水冷腔和第二冷水垫中的多节水冷腔间隔设置。
最优选地,所述的收容腔为六边形,位于中心区域的每个收容腔邻接四个收容腔和二个流道。
优选地,所述的注水机构包括连通于收容腔的开口件以及与开口件通过螺纹连接的盖体。
优选地,包括一注水杯,所述的注水杯上设有一可与开口件通过螺纹连接的衔接口。
优选地,所述的垫体由二软质防水片相互贴附、相互接合而成,并于二软质防水片之间形成收容腔和流道。
本实用新型对流式水冷垫利用通过流道连通的若干个收容腔,可以使热区与冷区的流体对流,以有效的降低对流式水冷垫外部的温度,并且通过对收容腔的配置,不但使对流式水冷垫体积小、降温效率高,而且薄型化的外形使人体能舒适倚靠。利用良好设计的注水机构和注水杯,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地更换或增减垫体内的流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对流式水冷垫之俯视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对流式水冷垫应用于人体散热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对流式水冷垫的侧剖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注水机构的侧面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对流式水冷垫中注水杯的侧剖使用示意图。
30:垫体 32:流道
34:收容腔 36:注水机构
38a:第一连通道、38b:第二连通道
42、52:多节水冷腔
40:第一水冷垫 50:第二水冷垫
10:人体20:热区
22:冷区60:软质防水片
70:开口件 72:盖体
75:弹性垫 80:螺纹
74:注水杯 76:衔接口
77:止水垫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对流式水冷垫,包括垫体30,垫体30藉由内部的流体来冷却垫体30外部的温度。垫体30内设有至少一流道32,若干个通过流道32连通的收容腔34。外部设有注水机构36。
收容腔34中收容有流体,流体可为水,或是其他的冷却液,甚至气体也可。任一收容腔34内的流体通过流道32流到与其相邻的收容腔34内。注水机构36可直接或间接连通于其中一个收容腔34,方便流体进入或排出垫体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建宏,未经陈建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72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