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天体运行仪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197173.1 | 申请日: | 2009-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91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 发明(设计)人: | 叶青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青华 |
| 主分类号: | G09B27/02 | 分类号: | G09B27/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江助菊 |
| 地址: | 3156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体 运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体运行仪。
背景技术
目前,天体运行仪在教学或演讲中被广泛使用,然而常用的天体运行仪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且操作不易掌握,对使用者来讲操作起来不是很方便,另外在运输过程中也容易造成损坏,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需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天体运行仪。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天体运行仪。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天体运行仪,运行仪由三部分组成,中部为中心有孔的宇宙板,在宇宙板上放置了代表各行星和卫星的空心球体,球体内装有磁块,在宇宙板下面安装了一套变速传动机构,该机构的各末级装置具有不同的转速,并分别在对应的天体的轨迹处安装了立柱,立柱上端固定了一块倾斜可调的磁石,代表太阳的球形罩安装在宇宙板的中心孔位处,其上部突出于宇宙板的平面上方,下部与传动机构相连结。
本实用新型天体运行仪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天体运行仪。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宇宙板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一种天体运行仪,所述运行仪由三部分组成,中部为中心有孔的宇宙板15,在宇宙板上放置了代表各行星和卫星的空心球体,球体内装有磁块,在宇宙板下面安装了一套变速传动机构,该机构的各末级装置具有不同的转速,并分别在对应的天体的轨迹处安装了立柱,立柱上端固定了一块倾斜可调的磁石,代表太阳的球形罩安装在宇宙板的中心孔位处,其上部突出于宇宙板的平面上方,下部与传动机构相连结。
请参照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宇宙板15可为方形或圆形,其中心有孔,代表太阳的球形罩10安装在中心孔位置,与太阳同心有9个圆,分别代表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的运动轨迹,在地球和木星的周围,是月亮和木星的四颗卫星的运动轨迹,虚线20和实心的黑点19分别表示彗星22的运动轨迹和小行星群。本实用新型中卫星16和行星23分别使用几种不同的颜色以示区别,图2中的17和21分别表示行星和卫星的运行轨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电机1、过桥轴2、立柱3固定在基板4上,当电机1转动时,带动过桥轴2上的三个齿轮转动,中间的齿轮带动同心轴5,上面的小齿轮带动同心轴6,形成快慢两档转速。同心轴5转动,带动安装在其上方的太阳罩自转,同时带动近星座板7,使近星立柱8绕中心轴转动,由于立柱顶端上方磁石的作用,吸引宇宙板上方的水、金、地、火、木、土围绕太阳自转和公转。同心轴6的转动带动悬臂12和远星立柱14及磁石13绕中心轴转动,吸引天王、海王、冥王星绕太阳公转和自转;同时,同心轴6也带动卫星齿轮,使卫星座板11和安装在座板上的立柱转动,从而形成卫星的自转和公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青华,未经叶青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71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