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泉水生产中的二氧化碳去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6838.7 | 申请日: | 2009-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5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唐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8 | 分类号: | C02F1/58;C02F1/20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赵卫康 |
地址: | 31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泉水 生产 中的 二氧化碳 去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矿泉水生产中的二氧化碳去除装置。
背景技术
矿泉水是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或经人工揭露的未受污染的地下矿泉水,其含有一定量的矿物盐、微量元素和二氧化碳气体。据统计,我国经过鉴定的矿泉水水源地有4400多处。其中,含锶和偏硅酸的复合型矿泉水在全国分布最广泛,占95%以上;碳酸型(含天然二氧化碳气体)矿泉水分布次之,约占3%;其他类型的矿泉水相对稀有,所占比例不足1%。当我们进行深层钻洞取水时,会发现出来的水一般会呈云雾状,并出现气泡,这些气泡主要是由于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的,但现行的矿泉水生产设备一般没有考虑二氧化碳的去除问题,如2003年4月16日公开的申请号为01128914.7的发明创造公开了一种矿泉水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其采用矿泉原水经过离心式过滤器、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超滤和纳滤膜组合分离装置、蓄水混合罐等工艺流程,达到了一种天然矿泉原水分离出多种达到国家标准的饮用或医疗矿泉水。该制备方法没有涉及二氧化碳去除的问题。然而如果矿泉水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由于水中钙镁离子的存在容易出现沉淀,从而影响矿泉水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泉水生产中的二氧化碳去除装置,该二氧化碳去除装置能有效降低矿泉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一种矿泉水生产设备,包括工作柱、水箱、风机,工作柱内设置两个布水器,两个布水器上下布置,两个布水器之间填充空心球,工作柱顶部设置出气口,工作柱底部设置细管,细管延伸至水箱底部,工作柱上设置进水口和进气口,进水口位于上面一个布水器的上方,进气口位于下面一个布水器的下方,进气口与风机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措施:所述两个布水器之间的间距为1000毫米,所述空心球的直径为50毫米,所述风机的功率为4千瓦。
本实用新型的有如下有益效果:
(1)原水从进水口进入后,经过布水器和空心球的分散,使水呈现雾状从上往下流下,而风机则在下面一个布水器的下方由下往上吹气,原水中的二氧化碳随着风机的强风被带出工作柱,从而降低矿泉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2)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柱底部设置细管,且细管下端与水箱中的水连通,保证了风机出来的风大部分往上走,增强了去二氧化碳的效果;
(3)本实用新型利用净化空气来降低矿泉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成本较低;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工作柱1、水箱2、风机3,工作柱1内设置两个布水器8,两个布水器8上下布置,间距为1000毫米。两个布水器8之间填充空心球9,空心球9的直径为50毫米,比表面积大,布水均匀,可以充分解决气液交换。工作柱1顶部设置出气口5,风机的风夹带着矿泉水中的二氧化碳就是从出气口5排放到大气中。工作柱1底部设置细管6,细管6延伸至水箱2底部。工作柱1上设置进水口4和进气口10,进水口4位于上面一个布水器8的上方,进气口10位于下面一个布水器8的下方,进气口10与风机3连通,风机3设置在水箱2的顶上,风机3的工作功率为4千瓦。水箱2的侧面设置出水口7,由工作柱1处理后的矿泉水经由出水口7进入下一道工序。该去二氧化碳装置对二氧化碳的去除率达90%左右。
上述装置均可以通过适当控制实现整个工艺的自动化操作,至于其具体的控制方法,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实施。
本实施例中工作柱1设置在水箱2上面,且工作柱1和水箱2的连接处是密封的,以保证风机3出来的风大部分能往上走。工作柱1也可以与水箱2分开设置,工作柱1底部设置一导管与水箱2相通。这些变形相对于本实用新型没有创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68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定冰箱铭牌商标的结构件
- 下一篇:蓄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