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上胶生产线纠偏辊冷却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6538.9 | 申请日: | 2009-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1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安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际层压板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8/00 | 分类号: | B32B38/00;B32B37/12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王洪新 |
地址: | 311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线 纠偏 冷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层压板生产线的配套设备部件,尤其是上胶生产线的纠偏辊。
背景技术
层压板是各类印刷电路板的基础材料;层压板的单面或两面粘接有铜箔,经过印刷电路工艺(包括影像成形、钻孔与电镀、零件安装与焊接等工序)处理之后,就成为相关各类电器设备所需的印刷电路板。
层压板上胶生产线(图3所示)是生产层压板半固化片的专用生产设备。卷成筒状的玻璃纤维布C从放卷架10上释放后,依序通过拼接台11(两卷玻璃纤维布进行拼接后首尾连接成为一体)、储布架12(在拼接台进行拼接时,由储布架逐步释放储放的布,来保证后续加工的连续进行)后进入预浸槽13和主浸胶槽14,在玻璃纤维布的两面浸透胶液(环氧树脂或类似胶液),再经过计量辊刮胶,以控制玻璃纤维布上的胶含量;然后经过热烘箱15把胶液烘干,并经过纠偏辊1,最后来到连机切割区20根据所需规格分切,就成为一定厚度及一定宽度尺寸的半固化片B。之后还需根据不同的要求将一定数量的半固化片B叠合成一册“书”,并在“书”的单面或两面铺上铜箔,进入热压机中,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下,经过一段时间的热压固化,就成为所需产品-层压板了。
由于现有生产线中的纠偏辊没有冷却功能,因而从冷风箱16中出来的胶布(两面覆有胶层的玻璃纤维布)容易与纠偏辊1发生粘连;尤其是当车速提高后,该种影响更加明显;对整个生产线的正常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上胶生产线纠偏辊的改进,该纠偏辊应具有胶布不易粘接、生产效率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上胶生产线纠偏辊冷却结构,具有柱状的棍体,棍体两端是安装轴承的轴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棍体为空心壳体结构,所述轴头的轴线部位也制有连通棍体内腔的通孔,另有接通出水管道的出水接头以及连通冷水管道的进水接头分别与两端轴头的通孔对接。
所述纠偏辊的棍体为不锈钢棍体。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开机后,水泵驱动冷水(一般为17-25℃)通过管道不断进入纠偏辊的内腔,然后流出带走大量热量使得纠偏辊棍体的温度降低;从冷风箱中出来的胶布与纠偏辊棍体表面接触后,即被带走热量而使胶布的胶层表面硬化;也就无法与纠偏辊棍体表面粘连,从而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纠偏辊上加设了水冷却结构,因而降低了纠偏辊辊体表面的温度,而吸热能力大为增强,进而具备了冷却功能,具有显著的防止胶布粘接的效果;还能提高车速,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原有纠偏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上胶生产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2可知:原有纠偏辊仅是柱状体结构,没有冷却功能;所以棍体表面会因吸收胶布带来的热量而温度上升,进而容易与胶布的胶层表面产生粘连。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结构如图2所示:上胶生产线纠偏辊冷却结构,具有柱状的棍体1-1,棍体两端是轴头2和3,轴头用于装套轴承以使纠偏辊能够可靠地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的棍体1-1为空心的壳体结构,所述轴头2的轴线部位也制有连通棍体内腔1-11的通孔2-1,所述轴头3的轴线部位也制有连通棍体内腔1-11的通孔3-1,另有接通出水管道的出水接头以及连通冷水管道的进水接头分别与两端轴头的通孔对接;这样,启动安装在冷水管道上的水泵(冷水管道、水泵及出水管道图中均予省略),冷水即能源源不断地流过纠偏辊的棍体,有效地对纠偏辊进行吸热作用。
所述纠偏辊的棍体推荐采用不锈钢棍体。
图1中的箭头表示水流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际层压板材有限公司,未经国际层压板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65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