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上胶生产线通风管路的风机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96536.X | 申请日: | 2009-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3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安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际层压板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9/42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王洪新 |
| 地址: | 311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线 通风 管路 风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层压板生产线的配套设备部件,尤其是一种用于上胶生产线通风的风机。
背景技术
层压板是各类印刷电路板的基础材料;层压板的单面或两面粘接有铜箔,经过印刷电路工艺(包括影像成形、钻孔与电镀、零件安装与焊接等工序)处理之后,就成为相关各类电器设备所需的印刷电路板。
层压板上胶生产线(图3所示)是生产层压板半固化片的专用生产设备。层压板生产线中依次配置有放卷架10、拼接台11、储布架12、预浸槽13、主浸胶槽14、热烘箱15、冷风箱16、纠偏辊21、收卷架18和连机切割区20。卷成筒状的玻璃纤维布B从放卷架10上释放后,依序通过拼接台11(两卷玻璃纤维布进行拼接后首尾连接成为一体)、储布架12(在拼接台进行拼接时,由储布架逐步释放储放的布,来保证后续加工的连续进行)后进入预浸槽13和主浸胶槽14,在玻璃纤维布的两面浸透胶液(环氧树脂或类似胶液),再经过计量辊刮胶,以控制玻璃纤维布上的胶含量;然后经过热烘箱15把胶液烘干,并经过纠偏辊21,最后来到连机切割区20根据所需规格分切,就成为一定厚度及一定宽度尺寸的半固化片D。之后还需根据不同的要求将一定数量的半固化片D叠合起来,并在单面或两面铺上铜箔,进入热压机中,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下,经过一段时间的热压固化,就成为所需产品-层压板了。
上述的层压板生产线的热烘箱上还配备排除各种挥发物的通风管路,并设置有与通风管路连通的风机;常规的风机结构均包括一蜗壳状的机壳及设置在机壳内的叶轮。风机长时间使用后会在叶轮上、机壳内积聚较多凝聚物及灰尘,直接影响到风机的排风效果。目前,清理风机内部积灰时需要拆开整个机壳及叶轮,不仅工作量大且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上胶生产线通风的风机的改进,该风机应能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具有方便清理、省时省力的特点,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上胶生产线通风管路的风机结构,包括一蜗壳状的机壳及设置在机壳内的叶轮,机壳上分别制有连通风管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壳的侧面设有一可开启的清理口。
所述的清理口四角分别通过螺栓固定一可拆卸的盖板,所述盖板的尺寸稍大于清理口的口径大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风机机壳的侧面设有一可开启的清理口,使得清理风机内部积灰时不需要将整个机壳及叶轮拆开,进而明显降低检修时的工作量,省时省力。另外,所改动的结构也较为简单,制作方便,生产成本也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上胶生产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该上胶生产线通风管路的风机结构,包括一蜗壳状的机壳1及设置在机壳内的叶轮,机壳上分别制有连通风管的进风口2和出风口3,机壳的进风口通过风管与上胶生产线的热烘箱相连通,从而将生产中产生的大量苯酮、DMF等易燃挥发物排出;上述结构与现有风机的结构相同(省略风机与上胶生产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机的改进点在于:在风机机壳的一个侧面开设一可开启的清理口4,该清理口四角分别通过螺栓5固定一可拆卸的盖板6,所述盖板的尺寸稍大于清理口的口径大小。
使用时,旋开盖板上的螺栓,将盖板取下后,使用清洁工具就能直接从清理口处清理风机内部积灰,省时省力;清理干净后,重新盖上盖板,旋紧螺栓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际层压板材有限公司,未经国际层压板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65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