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塑机料筒隔热保护套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95872.2 | 申请日: | 2009-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37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 发明(设计)人: | 周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华明 |
| 主分类号: | B29C45/78 | 分类号: | B29C45/78 |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07 | 代理人: | 刘赛云 |
| 地址: | 31502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机料筒 隔热 护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热保护结构,尤其是应用于注塑机料筒的隔热保护套。
背景技术
注射成型是一种重要的塑料加工手段,这种成型方法制得的制品品种之多、花样之繁是其它成型方法所望尘莫及的,它利用塑料原料颗粒经注射机料斗进入料筒,在注射机的柱塞或螺杆的推动下,使原料受到热力及剪切力的塑化作用,熔化成流动状态,以较高的压力和较快的速度通过狭小的喷嘴注射入温度较低的闭合模具内,经过模具的散热冷却而凝固硬化,即得到一个与模腔形状完全一致的塑料制品,这样的制品一般无需后加工,即一次成型过程。一次成型的预塑化螺杆注射机主要包括料筒、发热圈、螺杆、喷嘴、料斗、离合器、螺杆传动装置和注射油缸等等。由于注塑机在工作时其料筒和发热圈会向空间扩散热量,使料筒温度难以控制,而目前该设备只在料筒、发热圈上方设置单层结构的上保护套,无论是隔热效果或保温效果都是很不理想的,如发生逃胶容易引起加热圈与电器元件的损坏,为了提高注件质量,防止发热圈、料筒过分散热,稳定料筒温度,降低电热消耗,设计一种能达到节能目的隔热保护装置是很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防止发热圈、料筒过分散热、稳定料筒温度、降低电热消耗、能达到节能目的的注塑机料筒隔热保护套。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注塑机料筒隔热保护套,设在发热圈外与料筒固定的呈半圆形的上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套还包括与所述上保护套固定连接形成整圆的下保护套,上、下保护套均由外层、耐火保温层和丝网夹持层组成的复合结构,上、下保护套上开设有随时启闭的窗口;同时在喷嘴端的发热圈外套设有与上保护套固定的喷嘴护套。
所述的喷嘴护套离开喷嘴上的发热圈间距为10~20mm;上、下保护套离开料筒上的发热圈间距为40~80mm。
所述的上、下保护套上均设有导线孔槽。
所述的上保护套的窗口设在顶部,呈单排“一”字型排列,每一窗口设有一端铰接另一端带有拉手的翻盖。
所述的下保护套的窗口设在底部两侧,呈双排双“一”字型对称排列,每一窗口的两侧是固定在下保护套上的导轨槽,配装在导轨槽中滑移的推盖,推盖上设有手拉的拉边和构成限位的凸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料筒、发热圈和喷嘴进行了全方位的隔热保温和保护,既能在需要较高温度时防止发热圈、料筒过分散热,稳定料筒温度,达到节能和降低电热消耗目的,节能35~50%,又能通过上、下保护套窗口上的翻盖和推盖进行温度调节,由于料筒温度控制较平稳,熔料温度可作较低设置,减少了开关调温频率,延长使用寿命。喷嘴与模具间逃胶引起加热圈与电器元件损坏再也不会发生,可节省大批非正常损坏加热圈及电器元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翻盖全开,推盖右边为关、左边为半开状态)。
图3为上保护套外形俯视图(翻盖关状态)。
图4为图3的后视图。
图5为图3的B-B剖视图(翻盖关状态)。
图6为图3的B-B剖视图(翻盖开状态)。
图7为下保护套外形仰视图(左三处推盖拉出半开,其余关闭状态)。
图8为图7的后视图。
图9为图7的C-C剖视图(一边推盖关、另一边半开状态图)。
图10为喷嘴护套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再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图1~10,图中1.喷嘴,2.发热圈,3.喷嘴护套,4.螺钉组件,5.垫圈,6.上保护套,7.料筒,8.螺杆,9.翻盖,10.料斗,11.下保护套,12.推盖,13.拉手,14.窗口,15.外层,16.耐火保温层,17.丝网夹持层,18.连接组件,19.折边,20.拉边,21.长圆孔,22.导线孔槽,23.导轨槽,24.凸销,25.侧板,26.锥套,27.连接板。
注塑机料筒隔热保护套,如图1~6所示,包括螺杆8,套在螺杆上的料筒7,料筒左端连接喷嘴1、右端连接料斗10,料筒和喷嘴外设有发热圈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华明,未经周华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58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